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2)婦幼衛生工作。婦幼衛生工作主要抓了管理機制的創新和基礎質量的提高。從XX年起全面推行了政府購買婦幼衛生服務政策,用新機制改變舊的管理模式,全區婦幼衛生工作發生了質的變化。一是大力加強產科建設,中心衛生院、集鎮衛生院全部達到了標準化產科要求,提升了農村生育安全保障;二是實施“降消”項目,開通孕產婦綠色通道、實施貧困孕產婦救助、降低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XX年,全區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9.8%,兒童系統管理率96.63%,住院分娩率99.7%,無孕產婦死亡,嬰兒死亡率10.79‰,無新生兒破傷風發病。XX年4月,我區被省衛生廳授予“降消”項目先進集體。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人才建設是近年來的重點也是難點,全區衛生工作的首要問題就是缺乏骨幹技術人才。這幾年採取的主要辦法一是補充、二是培養、三是引進。自XX年以來,在區政府的重視下從人才庫通過考試聘用120名醫學大中專畢業生充實到農村衛生院工作,有效緩解了農村醫技人員短缺問題。區衛校充分發揮業務培訓陣地作用,加強在職人員的業務技術培訓,XX年全區共舉辦業務培訓21期,培訓衛生人員815人次,送出進修人員46人。引進中級以上技術骨幹和學科帶頭人33名。XX年至今,我們與浙江台州醫院結為友好關係,每年為我區代培專業技術人員,至目前共代培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可批39名。

(四)全面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從XX年起,衛生局確定把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衛生工作的重點,成立了專門機構,從現狀研究、方案制定、步驟設計和基本設備配備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針對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力量薄弱的現狀,開展了城市醫生支援農村衛生工作,選派區醫院、婦幼保健院、區疾控中心職稱較高、業務能力較強的衛生技術人員下到農村衛生院,通過幫、扶、教,培養基層技術力量,促進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的提高。XX年全區門診量由原16.65萬人增加到25.6萬人次,住院由原11089人增加到18759人次,手術由原1582例增加到2251例,病床使用率由原年27.2%升到49.8%。目前,區上最先進的醫療設備為ct、cr數字檢影、彩超、自動化檢驗等,技術服務能力區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水平,區婦保院達到二級乙等水平。鄉鎮衛生院房屋、設(!)備、人員綜合體系居全省和全市中等偏上水平,一級甲等衛生院占到70%。

(五)加強農村合作醫療工作。XX年3月1日,我區正式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當年參加合療農民40201戶,共149609人,占全區農業人口的72.52%。XX年,我區被省政府確定為國家新型農村合作新增試點縣(區),參加合療農民45269戶、170217人,占全區農業人口的85.49%。XX年,全區參加合療農民47401戶,177889人,參合率達89.04%。XX年全區參合農民51743戶,187426人,參合率93.03%。全年應籌合療資金937.13萬元,目前到位291.43元。1-6月份,全區參合農民住院4497人,花費醫藥費1824.57萬元,人均花費4100元,補助資金558.91萬元,人均補助1210元,補助比例占總醫藥費用的31%。目前,我區合療工作基本已達到規範平穩運行,為保障

廣大農民民眾身體健康,解決因病致貧、返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推進衛生事業單位人事制度和經營機制改革。從XX年底起我區開展了以院(站、所、校)長聘任制為主要內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城裡6個醫療衛生單位和鄉鎮3箇中心衛生院推行了領導聘任制、專業技術人員聘用制的人事和工資分配製度。在經營機制上,對撤鄉並鎮後的丁莊、張坪、下坪、碾莊四個衛生院實行了委託經營;對瀕臨倒閉的**辦事處衛生院實行了接管經營。通過改革,扭轉了這些單位的被動局面,面貌發生很大變化,兩個效益顯著提高,達到了國家提出的“保機構、保職能、放經營、放辦醫體制、加強預防保健”目的,對全區衛生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