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日誌和感悟

美術課堂教學最佳化及教師專業化發展

這節專題講座是哈爾濱市南崗區教師進修學校的董忠勝老師和我們這些一線的美術教師共同完成的。從中我學習到什麼是課堂教學的最佳化,它是指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用最短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學到了新的教學導入最佳化教學方法:詩詞導入  欣賞導入 音樂導入 實物導入 故事導入 影視導入  猜謎導入。教學模式的最佳化即教學形式設計、教學環節創意、教師演示的環節、教學中教具利用環節、學生練習,教師輔導環節。教學內容的最佳化。1、以教材為依託最佳化教學內容(1)創造性地使用教材(2)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3)運用教材的教法資源2、利用教材以外的教學環境最佳化教學內容(1)動態的教學環境資源(2)廢舊物品中的教學資源3、教師、學生中的教學資源最佳化(1)學生中的教學資源,學生的差異是一種資源,學生的興趣也是一種資源,另外,學生的經驗是一種資源(2)教師中的教學資源。二、美術教師的專職化和專業化教師的專業素質由三個方面的內容構成:即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情意。(一)敬業精神(二)與時俱進的美術教育觀(三)趨於完善的知識結構(四)勇於創新的精神(五)綜合教學的整合力(六)從事教育教學的研究能力(七)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能力。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以終身的學習來追求終身的發展。以上就是我在講座中獲得的相關知識,希望能與每位美術教師共同分享。

美術教學中如何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美術教學中如何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是一節由哈爾濱市香坊區的梁術波老師帶來的專題講座。通過這節講座讓我清楚的認識到作為一名優秀的美術教師要有很專業的能力,要有激活教材的能力,更要有統領教材的本事,這就要求我們美術教師不論面對怎樣的教學內容,我們首先考慮的不是教學內容本身,而應是我們所教授的對象,我們首要考慮的是教授對象的年齡、心理特點、接受能力及興趣點等因素,然後設計符合他們發展需要的教學內容。另外,國中生的美術表現力並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見長。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了,考慮事情變得相對複雜,畫畫時常常受“像與不像”和“空間關係”的影響,一直是他們的學習心理在作怪,導致作畫時放不開手腳,自信心不足。所以,作為老師要充分了解學生,面對特定的教材應如何使用才是科學、合理、有效的,做到既不落窠臼,不拘泥於傳統;既不脫離實際,又不流於形式。所以,在整個課堂實施的過程中,一是創設莊重而不緊張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鄭重的,慎重的思考。二是緊扣學生心緒之起伏,不露聲色的把握教學的節奏和脈絡。要機智的緊追學生的思維主線,該點撥則點撥,當發問則發問,或引導學生直抒胸臆,或啟發他們進一步思考。教師要儘可能由教材的“複製者”轉變為教材的“創造者”,要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使用的教材做出相宜的“裁剪”,從“教教材”轉向“用教材”,加深、拓展課程的內涵和外延,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