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育科學規劃“個人課題”申報

【國外研究現狀】

教育家魯道夫.斯坦納早在20世紀80年代創建的沃爾多夫學校就以“整體教育思想”聞名於世界。他的教育目的是——培養能夠賦予自己生活以意義的個體。斯坦納創建的華德福教育發展至今,其課程已形成突出的整體觀,斯坦納完備的"人智學"理論,提出"身"、"心"、"靈"整體發展,將人看為一個整體;整體教育的理論也將華德福教育納入其中,並提出整體課程傳遞、交換和轉化的特點。

課題研究的目標及內容:

【研究的目標】

以 “話題”為核心,整合單元教材,嘗試開展單元教學體系的模式研究,力爭使這樣的一個教學體系有創新性,可持續性和推廣性。

【研究的內容】

1、藉助導讀,確定單元的話題。

在鄂教版的語文教材中,每一個單元的開篇都會有一個專欄,雖然沒有署名,但在很多次的教學交流中,老師們都習慣稱為“導讀”,這個導讀部分,一般分為兩個自然段。我引導學生朗讀這個兩個自然的時候,引導他們發現這兩個自然段的特點,或許剛剛開始,孩子們用概括的詞語高屋建瓴的來說本單元的話題還是有一點的難度,但是,慢慢時間久了,我讓他們自己去發現本單元的話題是什麼,基本上孩子們都能夠敘述出來。

這一個話題的把握,在孩子們預習本單元的課文的時候,對他們課前查找相關的資料,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至少他們不會如同原來那樣,學習一課查找一課。如今,他們會抓住一個話題,站在話題的角度,對整個單元的相關話題查找相關的話題。

同樣的,導讀部分的第二自然段,其實就是本單元要著重解決的重難點問題,也是需要學生們慢慢掌握的一種語文學習的能力。起初,我只是引導學生圈畫本單元我們要學會的本事是什麼?

後來在“部分”教學的活動中,我有有意的將教學的內容牽引到“導讀”部分的第二自然段,慢慢地學生們也就知道,這個第二自然段是每一個單元中重要的內容,我們要關注。

2、整體入手,預習本單元的課文。

確定了本單元的話題,老師要引導學生們從整體上預習本單元的課文,要求:讀課文,盡力做到音準,句子通順;圈畫自然段;標註生字詞;對難懂的句子做記號;查找相關的資料。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這個環節,我真正體會到“單元整體教學”對孩子們是有意的。以前學習一課預習一課,前後之間缺乏聯繫,學習這一課,可能會對以前學習的知識出現很大的遺忘,但是,在整體教學的過程中,孩子們預習課文,一次將本單元的內容全部預習完,他們不僅能夠知道三篇課文之間是有聯繫的,甚至有時候安排的古詩以及樂園中的小故事也是與話題相關的。這樣更容易讓學生自主地從整體上把握整個單元的內容。

3、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與話題之間的聯繫

在第一課時確定了話題,同樣是在第一課時,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因為有課前預習,學生朗讀的檢測找重點放在能力比較弱和不太自覺預習的學生身上,如果全班基本上能夠做到對本單元的課文比較熟悉了。我就依據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每一篇課文的內容,如:這一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這是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把握,還有,你認為這一篇課文主要講了幾件事情?這是從文章的結構上整體把握課文……

4、教學課文,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之間的內在聯繫。

整個單元的話題是一樣,安排的課文之間必然會有內在的聯繫。起初,學生只是知道話題是一樣,文章的思想很是接近,不是歌頌大自然的美好,就是讚揚英雄們,或者是文學的魅力……

但是,在慢慢地引導中,學生就會感覺到就是連寫作的方法,幾篇文章中也會出現聯繫,例如,寫景的文章,往往就會在三篇文章中都會出現寫景抒情的寫作方法,寫英雄人物的文章,就會出現夾敘夾議的寫作方法,在“走進魯迅”這個單元,甚至還在不同的篇目中都出現了“對比”的寫作方法……

或許是孩子們長大了,但是,我還是認為“單元的整體教學”的活動展開,對學生是有意的,至少不會出現以前學習一課丟一課的現象,他們現在懂得了每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之間是有聯繫的,有時候思考問題的時候,還會將前後的內容聯繫起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