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5篇

(三)土地制度改革決定土地利用方式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成敗

土地制度改革決定土地利用方式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成敗,也是能否利用好下一輪發展機遇期、促進國力再上一個台階的關鍵。土地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標是為經濟發展轉型和可持續的城鎮化提供制度保障。下一階段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應當走向何方呢?城鎮土地制度需要如何走下一步?前不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首次向社會公開了其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總報告全文,土地制度成為八個重點改革領域之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體土地入市交易成為改革三大突破口之一。

(四)城鎮化重點是改革土地制度

“現行土地制度既制約農業現代化,又制約真正的城鎮化。土地制度不進行改革,土地不能有償流轉,就不可能真正實現農業現代化,不可能真正實現城鎮化。”賀鏗稱。另一方面,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在倒逼土地政策更大的突破。在城鎮化進程中,各地對城鎮建設用地的需求不斷增加,但由於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有限,地方政府傾向於通過征地的方式,將農村集體土地變更為國有建設用地,從而彌補用地缺口。同時,隨著農村勞動力的流出,大量閒置的耕地、宅基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等需要處置和流轉。在此情況下,保護耕地紅線、不突破建設用地指標、保障農民權益都要必須解決好的問題。

三、落實是期待的希望 改革是期待的動力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引領中國經濟發掘升級版的新動力,實現中國發展在新質點上的躍變。改革需要打破既有的利益結構,改革需要觸及人們的靈魂深處,這不僅需要改革的勇氣、決心、智慧、韌性,而且還需要對改革的路線與目標有充分透析理解和堅強有力的操控。

當然,在密切關注這次三中全會可能出台的諸多改革措施的同時,我們不應對改革方案的細節和短期可能帶來的效果寄予過高的期望,畢竟改革絕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我們更應關注的是改革的執行力和其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影響。一切,正在開始;我們,充滿期待!

大學生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4

最近我國召開的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不僅引起了國民的高度重視,也寄託了我們對習主席帶領的新一代領導團體制定我國新時期的發展方針的期盼。中共十八大之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當前,全球經濟仍處於金融危機引發的大調整、大轉型之中,中國發展階段、發展條件也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既存在難得的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改革開放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艱巨性、複雜性前所未有。所以我們的道路如何走下去?國家改革的未來在哪裡?十八屆三中全會給我了我們一個強有力的回應。

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圓滿落幕。當日晚些時候公開發表的公報,以及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引起了世界媒體的關注,目光聚焦在中國新一屆領導層施政綱領的首次系統性亮相上,可謂罕見。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之所以產生如此強烈的反應,主要來源於執政黨在中國走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升級新時期,作出了高瞻遠矚、影響深重的偉大決策,而全會閃爍出來的10大看點,則成為中國未來幾年甚至XX年進一步崛起的強大支點,關乎中國夢的實現,也關乎世界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