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文管所創先爭優典型事跡

2、鞏固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成果。

今年四月底,我所提前順利完成全縣35個鄉鎮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野外調查工作。為順利完成廣元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野外調查驗收工作,五月初該所幹部職工加班加點,幾經通宵達旦,整理相關數據、照片、工作筆記、工作總結等有關“三普”資料,全面完成了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市級驗收工作,得到了廣元市文物處驗收組的高度評價和表揚。我縣“三普”工作獲省、市先進集體榮譽,獲省、市先進個人表彰4人。

我縣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田野文物調查560多處,通過省“三普”辦組織的初步驗收,並上報國家“三普”辦審核驗收,通過審核、篩選、合併最終確定我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文物點485處,仍居全市之冠。其中“三普”前原有文物資源點73處,“三普”中新發現文物資源點387處,消失文物資源點25處。同時,在田野文物實地調查階段,徵集各種文物標本40餘件,豐富了我縣館藏文物資料內容。

截止目前分布在我縣39個鄉鎮的460處文物資源點中,古遺址77處、古墓葬99處、古建築72處、石窟寺及石刻22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116處、其他類74處,居全市之冠。日前已進入第三階段工作,根據普查成果,將重新公布全縣文物保護資源點,編制縣文物分布一覽表,繪製縣文物分布圖,申報升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

3、組織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工作。

今年5月,省文物局下《關於開展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補充申報工作的通知》。我所根據通知精神,在去年完成的一批歷史文化厚重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臨江寺”、“中土觀音寺”、“尋樂書岩”、“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渡口遺址”四處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的基礎上,合理安排、齊心協力,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實行“晴+雨、白+黑”、“5+2”工作方略,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裡就高質量的完成了該縣“三普”重大新發現的文物資源點“張家河墓群”、“趙家坡唐代摩崖造像”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陽岳寺千佛崖摩崖石刻造像”升級申報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順利通過省文物局專家的驗審合格,並將這七處紙質、電子文本材料已報送到國家文物局。

4、文物調查工作進展順利。

2011年,覆蓋我縣境內國家級重點工程較多,為確保各項工程順利實施,我所密切配合,認真做好工程前期文物考古、發掘、清理、調查工作,並將資料及時上報,以便科學決策。一是配合中國石油中衛——南部——貴陽輸氣管線工程段的文物資源調查、登記、報送工作;二是配合九龍山氣田珍珠沖、須家河氣藏內部集輸幹線工程沿線文物資源點的調查、登記、上報工作;三是配合中土鄉大坪村天然氣淨化廠對轄區內文物資源點情況的調查工作;四是配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專家,對建成後的閬中沙溪電站將淹沒的境內地段進行文物資源調查,並在陵江鎮解放村發現了1處明清寺廟遺址;五是配合縣人民政府就我縣火力發電項目選址(鎮水胡家梁)內的文物資源調查工作。六是配合縣人民政府就首座220千伏變電站在六槐鄉玉女村選址內的文物資源調查工作。

5、文物災後重建工作紮實推進。

一年來,我所嚴格按照上級災後重建指示精神,狠抓文物災後搶救保護工作不放鬆,一是通過各方艱苦努力,於三月下旬,完成了“崇霞寶塔”本體維修加固建設任務,初驗合格,工程質量得到了當地幹部民眾的一致好評。六月底順利通過國家、省文物專家和相關部門的竣工驗收。二是積極運作“尋樂書岩”、“臨江寺”、“中土觀音寺”等文物保護單位本體維修加固工程的招投標工作,於五月下旬分三個標段在廣元政務中心進行了依法公開招標,“中土觀音寺”六月五日正式開工建設,目前工程已全面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