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交警先進事跡材料

共產黨員的神聖使命要隨時記在心裡扛在肩上。作為交警中隊長,作為黨的基層幹部,向守牧始終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自己的思想頭腦,把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作為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為打造和諧平安大道而殫精竭慮

向守牧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個習慣——轄區的每條道路他都要在不同時段多次深入實地進行調研,詳細掌握各類數據和指數,哪條路上有多少彎道,有多少個險點,什麼時段是什麼路況他都了如指掌。魏王路段過去曾事故頻發,但這裡路又平又直。向守牧上任後,在一次凌晨的巡邏調研中偶然發現,這一帶在天剛亮的時候會起一種濃密的砣砣霧,能見度只有十來米,車輛經過極易出事。這是一種偶然現象嗎?為什麼以往從來沒聽說過呢?憑著人民警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特有的職業敏銳性,他決定對大霧進行一番深入系統的調研。接下來的時間,他分別多次在天尚未明的時間和不同的路段對這種現象進行勘查和記錄,掌握了這種大霧的起散規律,發現這種大霧出現的時間一般都在夜間,直到早上9點後才會散去。掌握這一情況後,他立即與當地客運單位取得聯繫,要求他們在容易起霧的天氣推遲到9點過後才發車,並報告相關部門在這一帶安裝防護欄。沒想到向守牧的這一善意之舉被許多人誤解。有人說他是在故意弄權裝瘋。個別車主還通過市長熱線舉報他故意刁難民眾。“交警中隊長在基層弄權刁難民眾”,引起了達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成立專門調查組和專家組對這件事進行專門調查,結果完全肯定了向守牧的做法。從此,這一段路至今都沒發生一起車禍。在魏興中隊工作的兩年中,向守牧排查消除危險路段137處。

“蒲家車隊掙了錢,最不應該忘記的就是向守牧!”蒲家車隊原隊長唐成林在聞聽向守牧患上肺癌後,悲痛不已。

原來跑蒲家、東嶽的客車共有19輛,核載為17座的小型中巴車分屬兩個公司,由於車輛單獨核算,各車主之間存在利益衝突。為了爭客源,這段路上經常會出現客車你追我趕爭搶乘客的現象,秩序混亂,交通事故不斷。向守牧通過調研找到了問題的癥結。他多次深入客車車主中談心、座談,促成了客車聯營,從根本上解決了爭搶客源的問題。但是,由於不允許超載,車主掙錢難、民眾乘車難、交警管理難,向守牧再次深入蒲家客車隊調研,與客運車主探討解決的辦法,並多次到上級客運管理部門呼籲、建議把這條客運線路由線路車改為城鄉公車。通過努力,2011年2月1日,這條客運線改成了城鄉公車,在這條路上,再也看不到你追我趕的現象了。向守牧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把車主、駕駛員當作自己的親兄弟,把與駕駛員談心當作必修課,在魏興中隊的兩年里他找駕駛員談話1764人次。駕駛員親切地稱他為“我們的向大哥”。

為了打造一條和諧平安大道,向守牧深入民眾,調查研究,科學規劃,反覆實踐。

XX年8月,向守牧巡邏到宣羅路一處松樹嶺的地段,發現道路有點下沉,就停車下去觀察,發現這段路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原來是州河裡一處取水口因施工使公路路基受到了影響,出現了下沉。這是一個很危險的隱患,尤其是不熟悉道路的外地駕駛員,表面上看不到,一旦過於靠邊,就會壓垮路面翻到州河裡去,要是客車的話,就會造成群死群傷的重大惡性事故。他立即在公路的兩頭設定了警示標誌,同時按程式向大隊、羅江鎮政府報告。但是,這個隱患涉及到多家部門和單位,短時間難以解決。向守牧不厭其煩地一次一次向相關單位遞交報告,一個單位一個單位上門督促,前後不知跑了多少趟,用了整整四個月的時間才把這個隱患消除。有人說,只要報告了,我們的責任就盡到了,整改是政府的事情,你跑那么多趟,花那么多時間,累不累?值不值?向守牧說,工作做得民眾不滿意,那才是真累!四個月解決一個隱患,不出事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