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模範好老師事跡材料

27年如一日,每天清晨我們總能見他提前到教室準備給學生輔導功課,每晚至深夜他還在辦公室備課、批改作業、查找資料或給學生單獨輔導。他的備課筆記寫了上百本,輔導資料、學生作業堆成山。做到課課有反思,天天有作業;反思課堂教學的成功與不足,每次的考試和作業都有詳細地記錄,具體到每個人、每道題;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天一反思,一周一敘事,一月一回顧,學期兩總結的教學習慣。“培優治跛”、因材施教也是他一貫堅持的教學原則。XX年,李儒本同學高中入學英語成績只有28分,其他科目較好;三年來,黎老師犧牲了大量的課餘時間和節假日耐心地為其補習功課。功夫不負有心人,XX年聯考,該生英語考了96分,順利進入重點大學。他的成功離不開黎老師呀!這些細緻有效的教學措施、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讓他的教學能力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不斷提升,教學特色日益完善,成為我校英語學科帶頭人,學校的頂樑柱、骨幹教師,享譽全縣。儘管他成績斐然,他卻從不敢懈怠,力求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

教研工作也是他重要工作之一,而我校的教研工作幾乎是無報酬的。自1994年擔任英語教研組長至今,他努力鑽研業務,不斷充電,努力學習掌握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帶領本組教師鑽研業務,探討新課程改革,改變教育教學理念,組織集體備課,寫好教案,擬好學案,並大膽地開展教學實踐,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不斷創新,先後組織全校開展“有效教學”、“高效課堂”等教研活動,熱心指導年輕教師,經常聽課、評課,給予指點,使他們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成績有明顯的提高,真正發揮了學科帶頭人的作用。他帶頭每學期在全校上“公開示範課”兩節以上,每學期聽、評其他教師的課不少於三十節,每星期安排半天時間組織全組教師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劉芬、伍俊、周正旺等青年教師在他的悉心栽培下也很快成為教學能手,我校英語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他功不可沒。

“沒有當過班主任的老師不是一個完整的老師,當不好班主任也不是完全合格的老師。”這是他作為班主任的感想。十八年的班主任工作,使他深深懂得“身教重於言教”的道理,只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才能使學生從榜樣中感受到所學道德準則的可信,從而願意積極行動,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活,促成言行的統一,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健全的人格。無論春夏秋冬,酷暑嚴寒, 凡他要

求學生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凡是不讓學生做的,他自己先帶頭遵守。他身先士卒,言而有信,從不說大話、空話、假話,向學生許諾的,就一定兌現。他嚴格要求自己,總是每天早上比學生早起20分鐘,到學生寢室催促學生起床,每天晚上等全部學生安頓下來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每天深入學生寢室兩次以上,每天呆在學生身邊不少於8小時,每個月找每個學生至少談一次心,每學期安排到十名以上同學家訪。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融入班級,用自己的實踐感染著每一位學生。他的“嚴於律己,示範為人”的準則成為其他班主任學習的格言

他的心全傾注在這片熱土了! 二三十年來,他堅守崗位,從沒有因為私事缺過一節課。他說,如果某一節課沒有上或某一天沒有到堂,他會感到非常愧疚甚至有犯錯感。1991年,他結婚大喜只請了三天假;1992年,因孩子出世正逢聯考帶隊,他沒能陪伴妻兒;1998年初夏,他腿部做了比較大的手術,可他不顧傷口還在化膿拄著拐杖咬牙堅持上課;他有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每當發作時,疼得他直不起腰來,渾身冒冷汗,然而他卻沒有因此耽誤一節課;XX年秋季開學的前兩天,他母親不幸去世,我們都以為他趕不上開學工作了,然而我們驚奇地發現他出現在開學工作會上,原來他匆匆地安葬了敬愛的母親就焦急如焚地步行70里山路趕回了學校。他就是這樣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雖然而今五十不到,卻早已背已微駝,兩鬢斑白。前不久,班上同學李倩在給他的生日賀卡中這樣寫道:“敬愛的黎老師,三年來我們觀察到您的最大變化是白髮一天天多了,是什麼染白了您的黑髮?是您為我們的擔憂和操勞。”這是全體同學發自肺腑的真情告白,也是對他忘我工作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