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生活的巨大變化-環境教學課題

家鄉生活的巨大變化 年級: 國小四年級 時間: 一小時 材料: 紙、筆、歷史圖片 目標: 1.描述當地社區生活環境所發生的變化。2.討論這些變化對社區造成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3.討論補救負面影響的可能對策。  步驟: 1.讓學生就當地社區社會生活有關問題,訪問本地的年長者(如祖父母、父母或鄰居)、先讓他們列出比較感興趣的可能詢問的問題。以下是學生可能問及的問題。你在這個社區住了多長時間了? 過去與現在相比,社區面貌(自然和文化景觀)有什麼不同? 這些變化哪些曾使你獲益? 哪些變化對你的生活產生了不利影響? 這些變化對社區有什麼影響(有利和不利的)? 2.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調查和訪問。告訴他們在訪問時可以加入一些剛剛想到的問題。學生在訪問過程中應做好記錄,有條件的,可以先錄音然後整理記錄。3.安排學生參觀當地社區的歷史展覽,如博物館、社區服務中心或圖書館等。了解當地社區的發展歷史和在過去100年、50年、25年或5年裡的社會生活面貌,印證和比較他們先前獲得的調查結果。要求學生注意思考以下問題。是否注意到最近社區里發生的變化。例如,是否新建道路或停車場?住房改造工程?公園或綠地建設? 他們如何看待這些變化;這些變化給社區生活帶來了什麼影響? 這些變化對本地的野生動植物可能會產生什麼影響?. 4.讓每個學生整理收集到的材料並撰寫介紹本地社區社會生活變化(可以是某個方面)的報告,在班級中宣讀並相互評論和比較。全班一起討論如何解決目前社區發展面臨的不利問題,並想像社區將來(10年、20年、50年)可能發生的變化或圖景(可能發生的變化,他們希望發生的變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