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繼續教育學習培訓實施方案

3)培訓內容:現代教育理論研修、教育科研專題、教育思想與教學藝術研究、學科前沿知識與綜合知識、現代科技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知識、現代教育技術套用理論與實踐等。

4)培訓要求:骨幹教師培訓要求從“經驗型”轉向“研究型”,從“模仿型”轉向“創新型”;從“個案指導”轉向“面上輻射”。要堅持集中培訓和分散指導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業務指導與品格薰陶相結合;教育教學與課題研究相結合;階段培養與長期跟蹤相結合。

學校積極向市、省推薦優秀骨幹教師人選,並保證骨幹教師按時參加培訓。

4、計算機全員培訓

1)培訓對象:男50周歲以下,女45周歲以下的教師。

2)培訓目的:通過培訓,普遍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會利用計算機上網查詢信息,了解教育教學和有關科研成果的最新動態,部分教師具備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的能力。

培訓內容: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教學軟體的使用和上網查詢資料,利用平台製作簡單教學軟體技術,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和教育科研等。

3)培訓要求:學校先全部輪訓,培訓結束後,接受市教育局統一組織的考核驗收。

5、提高學歷層次培訓:

1)培訓對象:已取得國家規定學歷的教師。

2)培訓目的: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使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明顯提高。

3)培訓內容:根據教育部頒發的《國小教師進修高等師範專科教學計畫》要求對國小教師進行學歷教育。

4)培訓要求:我校教師達到專科水平的比例提升到90%以上,提高學歷培訓必須將知識的系統傳授與解決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有機結合,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強教育實踐環節。

學校積極支持教師參加助學自考、成人聯考、研究生課程班以及教育碩士的學習。

5、教研能力培訓

1)培訓對象:骨幹教師、教學明星。

2)培訓目的: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使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明顯提高。

3)培訓內容:《解密高效課堂》

4)培訓要求:加強教學理論的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探索適合我校實際的教學模式,構建生本課堂,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強教育實踐環節。

五、 繼續教育的方式

繼續教育培訓的主要方式是校本培訓、集中培訓和利用現代教育信息開展培訓。

校本培訓是在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業務部門的規劃和指導下,以教師任職學校為基本培訓單位,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為主要目標,把培訓與教育教學、科研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的繼續教育形式。集中培訓是由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部門下達培訓計畫和組織實施的培訓。

根據教育部《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規定》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平均每年不少於48學時。本著統籌管理、分級負責、注重實效的原則,採取集中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以集中培訓為主的方式進行。培訓機構每年要組織不少於30學時的集中培訓,學校每年組織不少於18學時的校本培訓。

學校要把開展教師繼續教育納入學校整體工作計畫中,每年制定出校本培訓方案,確定培訓內容和培訓方法,強化培訓措施,扎紮實實地開展培訓工作,並對教師參加培訓情況進行考核。為了保證培訓質量,學校每年將校本培訓方案上報繼續教育辦公室,經批准後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