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實施方案

(二)小組的構建

1.正副組長:負責學習小組的管理。在以身作則的基礎上,對組員的學習、行為、思想等進行監督、督促和指導。包括隨時與班主任及各任課教師聯繫,在同學和老師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起到上傳下達,下達上報的作用。在正副組長帶領下,階段性的對組規中不合理的部分進行修改。

2.學科組長:負責各學科獨學管理,分配學習任務、做好小老師工作;負責導學案、作業的收交、檢查、記錄,並及時將作業完成情況匯報給各科課代表;負責記錄《學習小組考核“課”記錄表》學習部分情況。還應組織好小組討論,並幫助有展示、點評任務的同學高效完成任務。

3.紀律監督員:負責本小組的課堂紀律維護,對於上課出現的說話、嬉笑、打鬧、遞紙條等現象及時制止。負責本小組《學習小組考核“日”記錄表》生活部分的記錄和考核量化工作。

4.分工負責:組內成員是一個整體,小組是一個團隊,強調集體行動,不搞個人主義,組內對於各種任務要有明確分工,並且要明確落實到人。以上設定,班主任、任課教師可根據本班實際情況選用、整合、增減。

(三)小組的建設

班級管理活動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是在“人 人”系統中通過班主任和學生的相互作用而進行的,“起點是人,歸宿也是人”。傳統的班級管理只重管理思想的灌輸,學生少有角色體驗。小組合作方式的管理既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的精神、團隊的意識和集體的觀念,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從而達到自我教育,塑造自我的良好形象,最終使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陶冶情操,在和諧的人際關係中健康成長!

1.小組文化的形式。

(1)有形文化:記錄表冊、組牌、組訓、小組園地、粉筆等等;

(2)無形文化:指通過長時間培養、認識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種文化,如:小組目標、組規、小組集體榮譽感、組內風氣、組內人際關係、組長威信等。

(3)兩種文化的區別和聯繫:有形文化是表象,可臨時建設,可強制強定;無形文化本質,需長期過程的積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有形文化是無形文化的反應,並且促進無形文化的完善,無形文化通過有形文化才能表現出來。

2.小組文化的內容

(1)制度文化。包括:組規、小組公約、一日常規細則等

(2)精神文化。包括:組名、組徽、組訓、組歌、口號、誓詞、格言、偶像等

(3)目標文化。包括:個人目標——如《我的人生規劃》;團隊目標——如小組pk;即時目標——如《我們的約定》等

(4)自主文化。包括:由班委會、各小組組長、各宿舍舍長共同制定班級自主公約;班級內已經形成了自主、自覺、自願的氛圍,凝聚力、榮譽感、執行力達到了比較高的程度等。

(5)學習文化。合作、自主、探究等學習方式。

(6)成長文化。責任、理想、拼搏、感恩等成長要素。

3.文化建設的步驟

(1)科學構建小組。一是民主選出組長。這裡強調組長的產生一定是依靠民主的形式,只有民主選出的組長,學生才會服從管理。二是組建管理機構。在班主任指導下組建管理機構(組長、紀律監督員、學科組長等)。給每個組員進行分工,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2)創設組標口號。由組長帶領組員定組名、組號、組徽、組訓、組歌、誓詞等,在制定時,應圍繞學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來引領學生起一個積極向上富有新意的響亮的名字,有利於凝聚人心,形成小組目標和團隊精神。如“阿甘班”——以班級文化“善良、勇敢、快樂、重情、重義”而定組名為“甘之善”、“甘之勇”、“甘之情”、“甘之樂”、“甘之義”。又如“五行班”以班級目標“身體行、思想行、精神行、態度行、學習行”而取名“閃閃金”、“欣欣木”、“上善水”、“星星火”、“厚厚土”,用天下萬物五行相剋、五行相生之諧以期“克”缺點、“生”優點。

(3)科學制定組規。由組長帶領組員,依據老師指導,制定詳細的組規。

(4)開展團隊活動。由班主任指導,班級策劃,由組長共同組織形式多樣的小組活動。如開組會、座談、遊戲等,和諧組員之間的關係,增強小組凝聚力,促進組內同學的相互了解和團結協作,形成團結向上、勤於鑽研、積極進取的組風。

(5)展示合作成果。建設小組“學習園地”凝聚小組集體智慧,彰顯小組魅力風采,讓小組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

(6)動態管理小組。公平、公正、公開進行捆綁評價,有章可循實施考核獎懲,提高小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團結小組組員一起為實現小組目標而努力!

(四)小組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