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園丁工程”實施方案

12、著力改進培訓體系建設。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小實體、多功能、大服務”的原則,全面加強教師培訓機構建設,積極推進進修學校與電教、教研機構的整合,強化區級教師培訓機構的職能和作用,力爭到2024年區級教師進修學校均達到省級示範標準。充分發揮學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堅持校本培訓為主,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建立和完善“市—區--校”三級教師遠程培訓網路,構建教師終身學習體系。

(四)探索創新體制機制

13、繼續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推行校(園)長公開選聘或公推直選,實行校(園)長任期目標責任制,落實校(園)長負責制,切實加強學校幹部隊伍建設。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推行中國小教職工聘用制的意見》(昆政文〔XX〕21號),進一步完善教職工聘用制和崗位聘任制,落實學校選人用人自主權,由學校在核定編制內,根據空缺崗位,按照區教育局系統內學校空崗競聘實施辦法及規定程式,實行公開競聘上崗,暢通教師進出口。實行績效工資制,推進學校內部分配製度改革,建立重實績、重貢獻,向班主任、農村教師和一線教師傾斜的分配激勵機制。

14、探索創新流動機制。XX年推行區域內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教師和校長交流的各項準備工作並進行試點。在同一所學校任教滿6年的教師和任期滿兩屆的校長,應有計畫地進行輪崗交流,交流到同段、同類型的其它學校任教或任職。XX年在全區逐步推行,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促進師資的均衡配置和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15、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根據國家、省規定的教師準入、教師資格標準、教師資格考試和資格認定、教師資格證書定期登記、教師職務(職稱)系列等制度的規定,進一步加強教師管理,結合我區實際,建立健全教師的引進、流動、評價、激勵、退出機制。

16、不斷完善激勵機制。堅持每年評選區級“優秀園丁”26名“優秀教師”160名、“優秀教育工作者”30名,並予以獎勵。每兩年積極推薦市級“優秀園丁”6名;市級“優秀教師”、“ 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各4名。同時,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弘揚優秀模範教師的先進事跡。

17、大力促進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共東川區委、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民辦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昆發〔XX〕4號)和《東川區突破性發展民辦教育整體推進工作意見》(〔XX〕269號)精神,切實保障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教師在繼續教育、評先評優、職務晉級、社會保障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同時,積極鼓勵民辦學校加大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投入,努力提高民辦學校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依法監督民辦學校的管理,切實保障民辦學校教師的合法權利。

(五)重點抓好農村教師隊伍建設。

18.繼續實施農村“特崗教師計畫”。積極實施國家級“特崗教師計畫”,招聘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充實農村學校,著力解決農村學校學科結構性短缺的突出問題。

19、建立農村教師免費培訓制度。按照農村教師每人每年500元的標準,在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公用經費中預算安排“農村教師培訓專項資金”,專款用於農村教師免費培訓補助。逐步免除農村教師除一伙食費以外的其他培訓費用,所需培訓費、資料費、交通費和住宿費在“專項資金”中安排,不足部分由區財政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