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吃空餉”和“理順人事關係”工作實施方案

事業單位人員請事假全年累計超過十五個工作日,可用當年的年休假沖銷。年休假已休完的,請事假每超一天,日基礎性績效工資全額扣除。日基礎性績效工資按每月21.75個工作日折算,計算公式為:日基礎性績效工資=月基礎性績效工資額/21.75。

機關單位人員未經準假而不到單位上班的,以曠工論處。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未經批准自行休假或曠工的,扣發期間的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累計達七天的,扣發一個月的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

3、嚴肅事假審批。各單位要嚴格執行請銷假報告審批制度。請假要有請假條,並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嚴格審批。假期時間自離崗之日算起,在請假未批准前,不得擅自離崗。請假期滿,應及時辦理銷假手續,因故需延長假期的,可以續假(請假和續假天數不得連續超過十五個工作日),續假手續與請假手續相同。請假人要嚴格遵守請假時間,超假且未辦理續假手續的,按曠工處理。

4、落實主體責任。對本方案下發之日後,不按規定請假的,對離崗、脫崗等情況隱瞞不報的,經局紀委監察室調查核實,對單位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按照有關規定處理。按照xx人社發〔xx〕38號規定,區編辦將對單位實行兩年內不增人、不增編的處理。區財政局對違紀單位和不按規定執行病、事假工資標準的將暫停財政撥款或者停止撥付與財政違法行為直接有關的款項。

五、方法步驟

1、宣傳發動階段(5月17日至5月20日)集中治理“吃空餉” 和“理順人事關係”工作,社會高度關注,各部門要大力宣傳集中治理工作的相關政策法規,重點是《公務員法》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以及中央、省、市、區集中治理工作方案,做好思想工作,正確引導輿論,發動民眾參與,支持、配合、監督治理“吃空餉” 和需“理順人事關係”工作。

2、自查自糾階段(5月20日至5月31日) 各單位對本單位在編在崗的工作人員進行全面清理清查,如實《xx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崗位狀況申報表》,《湖北省機關事業單位“個人吃空餉”問題自查自糾情況明細表》和《非在崗人員花名冊》。各單位對清查出的“吃空餉”人員和需“理順人事關係”的非在崗人員姓名、職位、非在崗時間、原因等情況在本單位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5個工作日、並將公示結果拍照留存。然後將公示結果上報區衛生計生局匯總,由區衛生計生局報區清理財政供養人數專項整治辦公室(區編辦)。

3、治理處理階段(6月1日至6月30日) 各單位對“吃空餉”和“理順人事關係”人員,在自查自糾階段沒有自査處理到位的要依政策,分清類別,按本方案的要求集中處理,全面完成治理工作各項任務。

4、完善機制階段(7月1日至7月10日)根據集中治理活動中發現的問題,各單位要全面分析,查找機構編制、財務、人事等政策制度及其執行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健全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按xx人社發[xx]38號檔案規定,嚴格執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病事假制度,健全人事管理和財務管理制度,強化對本單位的人事編制管理。

4、總結經驗階段(7月11日至7月15日) 區衛生計生局對各單位的集中治理工作進行檢查驗收。對集中治理工作發動好,自查自糾處理到位,制度建設實際管用的單位進行總結表揚,對集中治理工作敷衍塞責、問題沒有解決的單位要通報批評,對其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嚴肅問責。

六、組織領導

1、強化責任。區衛生計生局成立集中治理“吃空餉”和“理順人事關係”工作領導小組”並設立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各單位作為用人主體,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實行黨組織集體研究、“一把手”簽字負責、“零”報告制度,確保不漏單位、不漏人頭。對不認真開展治理工作,隱瞞不報,敷衍了事,弄虛作假,頂風違紀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追究黨紀政紀責任。

2、密切配合,各單位行政主要負責人是集中治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責。局紀檢監察、政工、財務等股室門要依照職能,主動擔責,密切配合,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政工股要負責集中治理活動的組織協調,對清査出來的“吃空餉”和需“理順人事關係”人員,該終止人事天系的要辦理終止人事關係手續;對該降低工資和津補貼的要辦理降低工資和津補貼手續;紀檢監察部門對於責任單位集中治理組織不力的,對其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要嚴肅追責,對“吃空餉”人員該予處理的要指導督促用人單位處理到位。

3、加強監督。各單位要採用會議、宣傳欄、網路媒體等形式廣泛宣傳,要公開設立舉報電話,發動民眾監督。單位要在本單位顯著位置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對民眾反映或舉報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調查核實,認真清理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