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工實習報告

二、實習目標:

1.  與有經驗的一線社工交流,向其學習並尋求知指導;

2.  通過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接觸學習社會工作領域新的知識內容並驗證自己是否適合從事社會工作

3.  通過實習查漏補缺,知道自己該學什麼,怎么學習更有效,更容易套用,使自己返校後可以有方向有目標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4.  通過實習積累經驗,為今後的學習和找工作打下基礎;

5.  調整認知心態,了解並學習智障服務的實務技巧

6.  體驗完整正式的社會工作實習模式並從中有所收穫

三、實習內容及過程安排

我實習以周為階段,共分四階段,每階段的具體實習內容如下:

1、第一周:

這是我實習的第一周,張金寶讓我首先再幼稚園和職訓中心都試一下,然後再決定要去哪實習。鑒於我身高比較矮,他建議我去幼稚園,幼稚園做的是融合教育,各班按照1:8的比例接收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職訓中心是為事青年智障人士服務的,這裡的學員都是十八周歲以上的成年人,主要是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第一天我是在幼稚園觀摩學習的,我所在的大班共有三個特殊孩子,而且這三個孩子的程度都比較輕,我個人感覺與普通的學前教育差別很小,所以我感覺這裡的環境並不適合我的實習;第二天我跟著張金保去了中心,這裡的學員都是成年的特殊群體,昨天晚上我就已經和這些學員有過接觸了,我們都住在寄養家庭里。在這裡實習一天后我感覺還可以,相比幼稚園,這裡的環境更適合我的實習,於是我決定要留在中心這邊實習。而金保哥說這裡的學員都是成年人,而我的身高有點矮,在這邊不是很合適,他建議我去幼稚園的資源班,資源班的學員都是八至十二歲的特殊孩子,不過本周他們的老師都去廣州參加培訓了,孩子也都放假了所以讓我下周去資源班,再我的要求下,他同意這周讓我現在中心這邊實習。

中心主要有三位老師:張金保、李利、王可,其中張金保老師時畢業於內蒙古工業大學的06級社會工作專業學生,我感覺他在這方面悟性很高,實務做得很不錯。在這一周里我的工作主要是協助老師們的日常教學工作。

中心配有一個寄養家庭,家庭位於離中心不是很遠的紫光花園小區。家庭是學員們住宿的地方,從家庭服務模式的特色上來看,家庭服務的詮釋就是“是讓學員回到家庭這個真實的情景中去學習成長,提高個人認知,通過與家庭成員和社區鄰里的相處鍛鍊與他人社會和諧相處的能力”,從社會工作的角度來看,家庭服務模式從屬於社會工作工作手法中的團體社會工作範疇,旨在以團體的力量推動個人成長。我也住在家庭內,平時承擔部分照料學員的工作,早上時叫學員們起床、洗漱,幫她們穿衣服、梳頭髮。吃完飯後和他們一起去中心上班,早上學員主要是做一下清潔工作。他們根據每個學員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的特點分配不同的任務。做完工作後帶他們到音樂是去休息一會兒,在音樂調理室利工作人員播放一些調理學員心理的輕音樂,引導學員們唱歌,同時音樂調理也為學員們提供了一種發泄情緒的方式,同時音樂室里還有各種體育器材,學員么飯後可以適當的做些運動。過了大概一個小時左右,我們又到了工作室了,學員們在這裡可以喝點水、休息一會兒,還可以做一些訓練工作。這裡的中午飯是由老師做的,吃飯後就午休,三點鐘起床。優勢我們會帶學員到周圍的小區或是公園裡玩,讓他們多一些與周圍人群接觸的機會,增進他們適應社會生活,同時也可以加強社區的居民對他們的了解,能夠接納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