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學生企業實習報告

另外,於主任提到基礎科學轉化為套用科學,能夠轉化50%就算是很大的成功了,這個方面我也有所感觸。例如,現在我學習了許多知識,在一次提重物過程中,因為攪拌站沒有吊車所以要提起貨櫃就不得不用鏟車的升降機,於是在提的過程中,對於繩子的放置有很大的講究,按理論來講,如果不是在中心處就容易發生偏向某一邊的問題,但是在實際提的過程中卻並不是在中心處,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因素,最終是偏左一些才順利解決。

另外,在進行石塊抗壓試驗中,如果時間長了就會發現最終數據與石塊的重量有一定的關係,可以用來核對檢驗你的數據是否正確。這同樣說明了基礎科學與套用科學之間的關係,相輔相成,互相補充。所以,現在大學實驗室與事業單位的合作是有一定的必要的,這從科學研究的方面說也是為科學的實用性做貢獻。

(四)、罐車容量的改革

於主任在講解技術規範性的時候,提到了混凝土罐車的容量設計問題,提出曾經日本設計出的罐車容量為8方,現在中國掌握住了一定的知識後,將罐車容量改為14方,更有甚者,改為16方,這種改革有一定的好處,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是在另一方面卻是讓人極其擔心的,那就是安全性問題,在安全上這種罐車如果車程較長則會出現停轉的現象,會引起極大的危害。

這個問題的出現讓我有極大的震撼,不禁讓我陷入沉思。我對結構設計極其感興趣,因而設計規範及設計會出現的問題我都會格外的關注。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慮許多方面,實用、經濟、美觀等等,但是卻忘記了最本質的要求,就以罐車為例,容量大了,效率高了,但是卻出現了安全問題。

所以無論是在生活中或是專業上,都要注意不要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就像是在建造樓房時,要在抗外荷載達標的基礎上進行其他的變化時結構更合理化,但是一味的追求變化時極為不可取的。“別走得太快,等一等靈魂。”——這句印第安人的諺語透射出耐人尋味的智慧光芒。印第安人有一個發現,肉身和靈魂腳步的速度有時是不一樣的,肉身走太快了,會把靈魂走丟了。多少人忙碌得恨不得腳下生出風火輪,身上長出翅膀,可是在飛奔或飛翔中,美妙的時光擦身而過,來不及細細品味。

這個諺語我想應該同樣適應於專業設計吧,許多人越來越追求變化或是效率來奪取人的目光,如果這樣一直下去難免十年浩劫時萬人煉鋼的場面重現,重要的是在於你能否堅持住你的底線,當生存與道德底線相衝突的時候,你選擇什麼?或許很多人理所當然的改變底線,這就是所謂的變通,but if the majority chose this , what the world will be ?

二、思想上的指引

(一)、主動學習

主動學習,可以說,這是我在實習期間最深的感觸。於新亞主任對我們進行了十分詳細的講解,但是在一些地方,你感覺他應當十分詳細的講解,但是他卻隻字不提,這就不得不要求你自己學習,向前輩學習,張口詢問,最後你發覺自己問了許多個為什麼,對試驗有了更感性的了解。而在一次聊天的過程中,於主任提到了主動學習的問題,在很多時候,都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會給你講許多的我從實踐中得來的經驗,這些也只是為你們提供參考,但是如果想有好的發展或是更深的了解,重點還是在於你自己的主動學習和自我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