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學生企業實習報告

多看多想多總結,這是在社會上生存的必備法則吧。我記得自己在看《網球王子》的時候有一集是很特別的,那一集是河村在壽司與網球之間的選擇,我想說的不是這個,而是裡面的源說過“廚師是偷來的”,的確,其實不論什麼技術都是偷來的,這不是說師傅有沒有傾囊相授,而是你在學習的時候你會發覺有些理所當然的事情並非如此,也就是說,師傅在教授的時候很有可能沒有將某一方面,認為這是理所當然大家都會的,但是對於你而言很可能不是的,也許恰好你在這一方面是弱者,或者在這一方面師傅有獨特的技巧等等。無論是哪種情況,我相信只有靠自己的主動學習才能彌補,才能了解你到底是哪裡有問題,哪裡應該加強。

在這個主動學習的過程中,相信你會比任何人收穫的都多,收穫的知識也會比任何人都要適合自己。

(二)、感性思維到理性思維的轉變

這個“感性思維到理性思維的轉變”已經在文家成老師那裡有了很深的感觸,但是於主任對於這個方面是在專業方面給了我更多的指導。

於主任提到培訓班的價值,他說,培訓班的價值不在於培訓的內容而是思維上的轉變。確實如此,對於培訓而言,除了要與實際結合外,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思維上的轉變,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從水、沙、石比例的混合到系統數據的分析再到最後經驗的轉化,這就是一種思維的改變,感性思維到理性思維的變化。這也是理論與實際的一種結合,從而讓你更好的適應自己的工作。

同時於主任提出經驗不一定成立,經驗只能作為參考兒存在,不能代替理論。經驗的得來是在通過基礎性的工作試驗,然後進行數據論證,最後得到一個大多數都可以通過的類似理論的東西,但是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能是在試驗時進行參考,以減少無用功。然而,在研究過程中則是經驗越少越好,不贊同把經驗帶入研究。

對於經驗的問題,我在前面已經再三提到,在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三)、動手

多動手,想必是每個事業單位要求的。而在試驗室則是更為嚴格,只有你動手做了才能真正的知道你掌握了沒有,才能確定的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而我這裡的多動手,更多的是傾向於把你的想法通過動手來驗證是否正確。於主任之前去秦皇島天下第一關時,通過重重“阻攔”(當時那段長城在修整,不允許遊人前往)拿到了一塊長城上的磚,回來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發現磚的各個性能都在現在的磚之上,這是為什麼呢?這不得不提到,現今社會迎合市場的問題。由於地產資源和經濟效益的限制導致人們要通過提高效率來提高收益。

現在社會上的建設似乎進了一個怪圈:因為追求高收益,部分工程質量下降,不是說沒有達到質量標準,而是接近質量要求,不到使用年限,就開始要求重建修復……這裡對於我們土木工程到底是好是壞,我不妄加評斷。我想說的是,工程的建設務必要堅固,這是損一毫則會傷一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