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實習指導

北戴河是馳名中外的旅遊休閒度假勝地,被稱為中國旅遊業發展的“搖籃”。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被譽為“東亞避暑地之冠”,成為中國著名的四大避暑區之一。總面積70.14平方公里,總人口6.6萬人。北戴河氣候宜人,位置優越,地處東部沿海季風環流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1.47℃,月平均溫度1月最低,為-6.2℃,7月最高為24.6℃。這裡空氣清新、潔淨,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1%,每立方厘米的負氧離子含量為4000~7000個,遠遠高於一般城市。

舉世聞名的山海關是中國名勝古蹟薈萃、風光綺麗、氣候宜人的歷史文化名城,總面積192平方公里,人口14萬。本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地處環渤海、環京津兩大經濟圈的中心地帶,是東北華北的交通樞紐,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四通八達。京哈鐵路、秦瀋客運專線、102國道、205國道、京哈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山海關船廠碼頭,有7個泊位可供客貨輪停靠作業,城西15公里處有世界第一大能源港———秦皇島港。中國民航山海關空港,可起降大型客機,多條國內航線現已開通。

7

第三章 地質地貌實習

第一節 地層考察路線

秦皇島地區地層連續,出露較好,屬華北型地層。除普遍缺失中奧陶統至下石炭統、三疊系、白堊系及第三系之外,其他時代發育較好,出露較全,各地層單位劃分標誌明顯,化石豐富,很具代表性。全區範圍內出露的地層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奧陶統,上古生界中石炭統、二疊系,中生界侏羅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本區地層順序及它們之間的接觸關係見表1。在實習中,通過以下地層路線或地層剖面的觀察,使學生初步掌握全區主要地層的基本特徵及分層標誌,並通過地層的分析和對比,可以建立起全區的地層系統,恢復地質歷史。

表1 柳江盆地地層系統簡表

年齡值(100萬年)

構造運動

全新統

新生界

第四系

更新統

上統

孫家梁組

中統

藍旗組

中生界

侏羅系

下統

北票組

石千峰組

上統

上石盒子組

下石盒子組

二疊系

下統

山西組

上統

太原組

上古生界

石炭系

中統

本溪組

馬家溝組

亮甲山組

奧陶系

下統

冶里組

鳳山組

長山組

上統

崮山組

張夏組

中統

徐莊組

下古生界

寒武系

下統

毛莊組

``````````1.37`````````````

----------2.30-------------

----------2.80-------------

```````````5.00````````````

----燕山運動第三期

----燕山運動第二期

----燕山運動第一期

--------海西運動------

`````加里東運動````

8

饅頭組

府君山組

上統

景兒峪組

中統

龍山組

上元古界

青白口系

薊縣系

中元古界

長城系

````````````9.18```````````

------------10.00``````````

````````````14.00``````````

------------18.00----------

--------鐵嶺運動------

--------呂梁運動------

區內主要岩石:

1.泥灰岩類是碳酸鹽岩與粘土岩之間的一類過渡類型岩石。石灰岩中泥質(粘土)成分增加到25—50%,即可稱泥灰岩;若白雲岩中泥質(粘土)成分增加到25—50%,則稱泥雲岩。岩石緻密,呈微粒或泥狀結構,黃、灰、綠、紫等色。常分布於石灰岩和粘土岩的過渡地帶,或夾於薄層灰岩和粘土岩之間,多呈薄層狀或透鏡體狀產出。加冷鹽酸起泡(泥雲岩起泡微弱或不起泡),並有泥質殘餘物出現。

2.頁岩為粘土岩類中固結較強的岩石,具薄層狀頁理構造,頁理主要是鱗片狀粘土礦物層層累積、平行排列並壓緊而成。常含石英、長石、白雲母等細小碎屑。緻密,不透水。可有各種顏色,含有機質者呈黑色,含氧化鐵者呈紅色,含綠泥石、海綠石等呈綠色。

3.石英砂岩砂岩中石英顆粒含量占90%以上,稱石英砂岩。砂粒純淨,sio2含量可達95%以上,磨圓度高,分選性好。岩石常為白、黃白、灰白、粉紅等色。這種砂岩是原岩經過長期破壞沖刷分選而成。

4.閃長玢岩是中性淺成岩。具明顯斑狀結構,基質為細粒或隱晶結構,斑晶為中性斜長石及普通角閃石,偶見黑雲母。顏色多為灰及灰綠色。常以岩床、岩牆產出或為閃長岩的邊緣相。

5.花崗岩是分布最廣的深成岩類,其分布面積占所有侵入岩面積的80%以上。主要由鉀長石、富鈉斜長石、石英組成,並含少量黑雲母或角閃石。通常鉀長石多於斜長石,石英可達20%以上。

一、東部落——潮水峪寒武統剖面路線

(一)剖面位置

本路線位於東部落到潮水峪的山脊上。

(二)觀測內容與要求

1.學會使用地質羅盤,測量岩層產狀、定方位,測坡角。

2.掌握頁岩、粉砂岩、灰岩角礫岩、鮞狀灰岩、白雲質灰岩等的鑑定特徵。

9

3.掌握沉積岩顏色與沉積作用的關係

4.初步恢複本地地質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