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實習指導

秦皇島流入渤海灣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在老龍頭南入海)、沙河(在大石河入海口以西入海)、湯河、赤土河(在鷹角岩後面入海)以及戴河(在中直療養院以西入海)。河口地帶在河水和海水聯合作用下形成河口地貌。在河口地帶都發育有三角洲,三角洲地貌較為典型。

一、考察路線

秦皇島老龍頭、鷹角岩、老虎石公園、聯峰山公園

二、考察要求

1.了解波浪運動特徵及其對海岸地貌形成的影響,.觀察海洋地質作用,描述淺水波浪的變形及波浪的侵蝕搬運作用和堆積作用;

2.觀察與描述海濱地貌(海蝕地形、海積地形、河口地形),了解各種地貌形成的過程。

3.識別上升古海岸的特徵和劃分海成階地,並通過對古海岸帶的觀察,了解海陸變遷。

三、教學內容與安排

1.介紹海岸外動力地質作用的全過程和作用方式,並與其它外動力地質作用(如河流地質作用)等進行比較。

2.重點介紹北戴河海濱的地貌特徵,要求學生能區分海蝕地貌、海積地貌和河口三角洲地貌等,根據古海岸帶和現代海岸地貌的觀察進一步了解海陸變遷和第四紀以來海平面的變化。認識連島沙壩,了解它們的形成過程。

四、考察時間:二天

五、考察內容

(一)海蝕地貌

觀察海水運動的形式(深水波、淺水波)和海蝕地貌景觀。

24

1.海蝕穴(洞):海崖的坡腳處,經常遭受波浪水流的沖磨而形成的凹坑或凹槽,一般寬度大於深度者稱海蝕穴,深度大於寬度者稱海蝕洞。它常沿多節理或抗蝕力較弱的部位沿岸斷續分布。

2.海蝕崖:海蝕穴在波浪沖蝕下不斷擴大,當其上方的岩石懸空時,發生崩塌,形成海蝕崖,海岸因此而後退。海蝕崖的形態受岩性和岩層產狀的影響很大,柱狀節理髮育的海蝕崖呈陡立狀,向海傾斜的岩層常形成傾斜海崖,向陸傾斜的岩層也可以形成陡崖並能較好地保存。

3.海蝕柱:突出在海中岬角的兩側,發育相向的海蝕洞,經長期侵蝕最後相互貫通,形成海蝕拱橋。海蝕拱橋進一步受蝕,拱橋頂發生崩塌,殘存的橋墩成為殘留于海中的柱狀岩體,稱海蝕柱。

4.海蝕平台:沿岸向海微傾的平坦台地,它的後緣貼近高潮面,前緣位於低潮面以下。由於岩性和構造的影響,平台上可出現一些浪蝕溝和甌穴以及溶蝕窪地,並披蓋一些沙礫。

(二)海灣的砂質海灘

觀察後濱帶和前濱帶特徵和波浪運動特徵。

後濱帶(又稱潮上帶),是特大高潮線之間的地帶。該帶長期出露于海平面以上,故長滿植物。此帶地形低平,微向海洋方向傾斜。該帶的寬度受地形的影響,若坡度小,此帶的寬度就較大;反之,該帶則窄。

前濱帶(又稱潮間帶)是平均高潮線與低潮線之間的地帶。隨著潮汐的漲落,此帶時而露出水面,時而被海水淹沒,所以該帶海水動盪強烈,海底表面受波浪運動改造明顯,在表面常形成高低不等的沙埂和凹坑。前濱帶波浪運動的特點是:波形對稱或不對稱,波長短,波高相對較高,破浪多,波峰線較連續,且由海洋至岸邊由規則的波浪到破浪至拍岸浪,波脊線逐漸平行海岸線。

在低潮線以下的淺海,海水較深,其波浪運動的特點是:波形對稱,波形長,波高相對較矮。破浪很少,波峰線多不連續。

(三)大石河三角洲

大石河在老龍頭入海處形成了石河三角洲。三角洲頂點位於南海村以西新建石河大橋附近。在大橋上,清晰可見石河三角洲水上平原沉積,主要發育兩條分流河道,直通入海,還依稀可見許多廢棄的分流河道。水上平原的分流河道大都位於水面以上,其上已有樹木和雜草。分流河道中沉積物為礫石,河道間為細礫、粘土沉積。受海水倒灌的影響,河道內水體已鹹化,發育各種海洋生物。在東分流河道入海口處可見大石河三角洲前緣沉積,水體較淺,為細礫和粗砂沉積物。在8m水深線以外為前三角洲沉積,主要為細粒泥質。

由於大石河為季節性河流,洪水期主要分布在7、8月份,其他時期基本無沖積物攜帶入海,因此,海水運動對三角洲沉積物改造作用較強。在

25

東分流河道入海口處可見沿岸流形成的沙嘴及海灘沉積,在淺水地帶可見水下沙壩平行海岸分布。此外,由於燕塞湖水庫大壩的攔截,石河水現在極少能以洪水形式注入海中,因此,目前河流對三角洲的建設作用極小,而以破壞為主。但是,由於石河三角洲沉積體為沙礫石沉積,抗破壞性強,目前仍保持進積形態,將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將被逐漸破壞。

26

第五節野外地質地貌工作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一、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磁偏角的校正。因為地磁的南、北兩極與地理上的南北兩極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點的磁北方向與該點的正北方向不一致,這兩方向間的夾角叫磁偏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