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稅個人工作小結

二是深入開展“五比五看”強征管活動。全市地稅系統就“五比五看強征管”活動進行了全局總動員,制定了“五比五看強征管”專項活動方案,加強“五比五看”強征管活動的組織領導和督查考核,組織“五比五看強征管”大小活動60餘次,組織督查工作15次。征管水平不斷提高,征管質效不斷提升。在省局組織的考評驗收中,得到了省局領導的充分肯定。

三是征管基礎工作得到加強。第一,加強稅務登記管理。加強與國稅部門的交流力度,實現信息共享;加強登記環節的管理,及時了解和掌握與戶籍管理相關的各類動態情況,及時歸納、整理和分析戶籍管理的各類信息,健全戶籍管理檔案,保證納稅人戶籍資料完整。第二,規範票證管理。加強發票日常管理。及時組織發票領用,對庫存發票實行一季一盤庫,對過期發票及時進行清理,做到發票管理賬實相符,嚴格執行各項發票管理制度,發票領用存規範有序。積極組織發票換版。全面清理髮票發售情況,按戶製作發票收繳底冊,逐戶催收舊版發票,組織召開企業發票管理工作會議,製作冠名發票企業清冊,逐戶督促各企業報送新版發票印製計畫。統一印製發票購領證、發票手工帳本(含總帳本和明細帳本)、《印製發票申請表》和《企業領購發票申請單》,不斷提高發票管理工作的規範化水平。第三,全面推廣電子報繳方式,稅庫銀和劃卡繳稅、稅控機推廣工作紮實推進。全面落實省局“年內單位納稅人網上申報簽約率達100%、年內單位納稅人網上申報繳稅率達90%、年內財務不健全單位和個體戶劃卡繳稅金額達90%”的目標要求。全市共簽訂稅庫銀三方協定1004份,通過稅庫銀劃繳稅款31849萬元,占同期入庫稅費的36.9%;劃卡繳稅達到7262萬元;在旅行社、餐飲、住宿、娛樂、藝術表演場館等行業新推廣稅控機268台,全市累計推廣稅控機1832台。第四,規範門票管理秩序。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面開展“三統一推”工作,“三統一推”既“統一納入發票管理,統一門票價格管理,統一門票宣傳口徑,大力推行電子門票,建立電子門票系統”。制定了《張家界市地方稅務局景區景點門票印製管理辦法》,起草了《張家界市人民政府關於景區景點門票管理“三統一推”工作辦法》(草案),組織開發“旅遊景區電子門票管理系統”,不斷加強門票使用情況的巡查巡管力度,堅決杜絕自製門票行為,共收繳未經過地稅機關監製的門票12萬張。第五,組織開展全市稅源大普查。抽調業務骨幹開展“百日稅源大普查”活動,實地核實個體戶和企業共13407戶,共清理出漏征漏管戶2175戶,在普查期間,共有462戶納稅人辦理了稅務登記,完善納稅人登記信息3611條,清理欠稅1231.66萬元;清理出虛假欠稅2323.37萬元。

四是大力推進征管創新。一是創新資源稅征管。在慈利縣局推行了資源稅“三控一定,科技卡式”的征管模式創新,“三控”即金額控管、過程監控、數據控制、“一定”即:徵收標準統一制定。也就是運用ic智慧卡進行稅費入庫金額控管,運用資源稅ic智慧卡管理監控網路系統進行征管全過程監控,運用資源稅ic智慧卡管理監控網路系統進行各監控站點與縣總監控室進行數據信息比對,統一制定單位稅費徵收標準。解決了資源稅徵收由地稅部門單打獨鬥的尷尬局面,化解了人少面廣點多、征管難度大的困難。XX,慈利縣地稅部門入庫資源稅800餘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0餘萬元,增幅為35%。二是創新城鎮土地使用稅征管。為了解決隱瞞、謊報、漏報應稅土地面積、虛報免稅面積,以及新增土地面積少申報或不申報的現象,在直屬局試點實行gps定位測量城鎮土地使用稅稅源管理征管辦法,征管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稅源管理成效顯著。共完成gps定位測量尚未核發土地使用證的企業15戶,測定應稅面積35.83萬多平方米,查增面積22.3萬平方米,增加稅收收入5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