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治理條例

第三十七條 物業治理企業承接物業時,應當與業主委員會辦理物業驗收手續。

業主委員會應當向物業治理企業移交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資料。

第三十八條 物業治理用房的所有權依法屬於業主。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治理企業不得改變物業治理用房的用途。

第三十九條 物業服務契約終止時,物業治理企業應當將物業治理用房和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資料交還給業主委員會

物業服務契約終止時,業主大會選聘了新的物業治理企業的,物業治理企業之間應當做好交接工作。

第四十條 物業治理企業可以將物業治理區域內的專項服務業務委託給專業性服務企業,但不得將該區域內的全部物業治理一併委託給他人。

第四十一條 物業服務收費應當遵循公道、公然以及用度與服務水平相適應的原則,區別不同物業的性質和特點,由業主和物業治理企業按照國務院價格主管部分會同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分制定的物業服務收費辦法,在物業服務契約中約定。

第四十二條 業主應當根據物業服務契約的約定交納物業服務用度。業主與物業使用人約定由物業使用人交納物業服務用度的,從其約定,業主負連帶交納責任。

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給物業買受人的物業,物業服務用度由建設單位交納。

第四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分會同同級房地產行政主管部分,應當加強對物業服務收費的監視。

第四十四條 物業治理企業可以根據業主的委託提供物業服務契約約定以外的服務項目,服務報酬由雙方約定。

第四十五條 物業治理區域內,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訊、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向終極用戶收取有關用度。

物業治理企業接受委託代收前款用度的,不得向業主收取手續費等額外用度。

第四十六條 對物業治理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物業裝飾裝修和使用等方面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物業治理企業應當制止,並及時向有關行政治理部分報告。

有關行政治理部分在接到物業治理企業的報告後,應當依法對違法行為予以制止或者依法處理。

第四十七條 物業治理企業應當協助做好物業治理區域內的安全防範工作。發生安全事故時,物業治理企業在採取應急措施的同時,應當及時向有關行政治理部分報告,協助做好救助工作。

物業治理企業僱請保全職員的,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保全職員在維護物業治理區域內的公共秩序時,應當履行職責,不得侵害公民的正當權益。

第四十八條 物業使用人在物業治理活動中的權利義務由業主和物業使用人約定,但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業主公約的有關規定。

物業使用人違反本條例和業主公約的規定,有關業主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四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分應當及時處理業主、業主委員會、物業使用人和物業治理企業在物業治理活動中的投訴。

第五章 物業的使用與維護

第五十條 物業治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不得改變用途。

業主依法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在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後告知物業治理企業;物業治理企業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提請業主大會討論決定同意後,由業主依法辦理有關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