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實施《中國小管理規範》工作總結

三是制定了《新華國小事務公開實施辦法》,不斷完善教代會,及時對收費、招生、職稱評審等工作進行公示,有力地推行並完善了校務公開工作,強化了民主監督。

2、規範德育管理,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一是健全德育隊伍。為切實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管理,常做常新,學校建立了由政教室、教導室、少先隊大隊部和班級組成的德育管理網路,明確任務,各負其責。形成了校長親自抓,政教主任、教導主任、大隊輔導員具體抓,班主任、科任老師時刻抓,少先隊幹部參與抓的德育工作新局面。每月組織召開班主任例會和年級組長例會,分析工作情況,班主任、年級組長介紹班級和年級管理中的經驗。大家相互切磋,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促進德育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

二是充分挖掘德育資源。在各科教學中,學校要求教師主動挖掘教材中蘊涵的教育因素,如語文教學中穿插許多政治、歷史內容,特別是穿插一些歷史名人的傳統美德,努力研究提高育人效果的途徑和方法。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加入了參觀德育基地、開展社會調查、建立社區服務隊等活動內容,進行不同層次的愛祖國、愛家鄉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三是不斷創新德育主題。堅持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中國旗下講話都透著濃郁的時代氣息。三月,“學雷鋒,樹新風”教育;四月,“感恩自然,和諧共存”環境保護教育;五月,“我勞動,我光榮”愛勞動教育;六月,“光輝的歷程”愛黨教育;九月,“老師,您辛苦了”尊師教育;十月,“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愛國主義教育;十一月,法紀教育;十二月,“愛家鄉”教育。既將學校的德育工作落到了實處,又將學校的德育工作不斷推向新的高度。

3、規範教學管理,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一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我校十分重視對教學工作規範嚴謹的管理。建立了《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教育教學質量考評制度》、《巡課制度》等制度。開展“四查”活動,即查教師備教輔改、查教師課堂效率、查教師課程執行情況、查教師有償家教。校領導、教導室每日巡查,遇到問題當面指出,當場解決,形成教學常規日日有人管,天天有成效的格局。

二是建立教學反饋制度。一是當面交流,聽課人員聽課後,與教師進行面對面交流,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提出改進建議。二是集體反饋,每月教學常規檢查後召開專題會議,對檢查結果進行通報並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完善。三是學生評議,每學期期末學生對任課教師進行綜合性評價,督促教師的教學行為。

三是加強課堂教學改革。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採用啟發式教學,發揮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作用,著力實現課堂教學的三個轉變:從單純知識傳授向全面育人轉化;從單項傳遞模式向多元交流模式轉化;從以教材或以課堂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主體並重視學生個性發展的方向轉化。 

4、規範教育科研管理,進一步深化教學內涵。

一是健全網路。建立了教導室、教研組、備課組、教師科研網路,每周定時間、定地點開展教研活動,使教研工作紮實有序開展。同時以備課組為依託,以“教師合作互助小組”、“師徒結對”等方式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教學反思等活動,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

二是建立制度。建立了教研組工作制度、備課組工作制度,每學期教研組工作和備課組工作都有計畫、有記載、有實踐,每學期對教育科研成果進行一次總結並表彰。

三是打造載體。每學期開展一次校本教研活動,通過上公開課、評課等教研活動,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編印了校內教研刊物《教育匯泉》,全面反映教師的教育科研成果。

5、規範財務後勤管理,進一步做好學校服務保障工作。

一是規範財務管理工作。制定了《學校財務管理制度》、《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學校財務報銷制度》等,杜絕一切違紀行為,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增強了學校資金使用透明度,做到了財務公開。

二是大力實施“陽光收費”。堅持教育收費公示、收費審計等制度,切實杜絕了亂收費現象。

三是做好常規服務工作。包括開學前的辦公用品採購,學生課本的領取、分發,教學設備維修,“六一”新蕾藝術節、體育運動會等各項慶祝活動的準備等等。

四是抓好物資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物資的採購、領用、借用管理程式,堅持專人使用、專人負責,專人保管的管理體制,落實責任到人。利用假期做好日常維修工作,本著節儉、及時的原則,使每一個物資為教學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