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培訓總結

5.建立分段淘汰機制,為骨幹培訓提質

為了強化培訓不走樣,我們採取了“執行方案注意共性和個性相結合;管理方式注意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組織形式注意分散與集中相結合;效果監測注意現場與網路相結合”等策略,建立了分段淘汰機制,學員只有參加並完成了相應階段的培訓任務,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培訓,否則將自動淘汰,以保證其有效性、公正性、嚴肅性、權威性。項目組制定了一個指標詳實的考核項目表,多角度,全方位地對參訓學員進行考核評價。確保學員學習有方向,前進不偏向,促進學員素質素養螺鏇式提升。培訓過程中16名學員已被遺憾淘汰。

二、五條路徑,成長路上擷陽光

1.理論引領,意識喚醒

一名缺乏理論素養支撐的教師,不可能飛得很高,一名學科理論素養不能與時俱進的教師,也不可能行得更遠。“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看他有什麼人指點。”導師的專業理論引領、指導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集中研修階段,我們邀請了山東安丘一中副校長高國東、渝中區國小語文教研員王小毅、沙區語文教研員董曉宇、重慶市謝家灣國小陳正蘭、珊瑚國小唐文春、育才中學熊少華、重慶一外冉啟兵、重慶79中黃垚等老師為學員講學,還聘請了我縣土生土長的市級骨幹教師、骨幹校長、學科帶頭人以及教科所、各中國小的特級教師、研究員、中學高級教師為學員作專題報告,對學員進行系統的學科理論引領。導師們的80幾場精彩報告和講座,帶給學員的是意識的喚醒、理念的更新以及思想的衝擊、碰撞甚至是顛覆,贏得了學員們由衷的讚譽和深深的敬意,學員們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添了一份大氣,多了一份底氣,學科專業理論素養逐步提升。學員們無時無刻不懷抱一顆虔誠的感恩之心念著潘曉燕、李小元、孫登亮、張安、郭培恆、董曉明、梁義富、王華權、陳奉奎、夏生勇、郭金成、陳秀萬、曾瑞東、莫新玉、唐宗彪、任康生等為之付出心血的所有老師。

2.遠程跟進,系統梳理

為了彌補集中研修階段時間短,專業課程設定不夠系統的缺陷,自主研修階段,我們首次採用了“線上虛擬環境研訓+線下實際環境互動”的混合培訓模式。通過網路專家講座、論壇研討,完成研修日誌,撰寫教學反思,提交教學故事等系統梳理學科專業知識,提升學科理論水平。創造了短期不短,遠程不遠的培訓效應,學員的專業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3.基地主導,文化浸潤

在培訓中研究,在研究中培訓才是最有效的培訓。我們將培訓與科研有機結合,與梁山國小合作開展了“國小語文學科基地主導式培訓研究”的市級課題研究,旨在加強培訓機構與基地學校的深度合作。搭建以基地學校為主導,以導師、學員為主體,以教學相長為主旨,以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培訓機構與基地學校同步發展為主軸的教師學科專業成長的專業實踐指導平台。力求最大限度發揮基地學校的學科優勢,資源優勢,盡其所長,傾其所能,全方位,多角度給學員以多維立體的薰陶、引導與指導。作為課題研究對象的國小語文骨幹學員從第一階段的“集中研修”活動中對基地學校梁山國小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認識,專家理念引領,名師課堂觀摩,小組合作磨課,讓學員走近了梁山國小。第二階段“實踐研修活動”將基地學校提出的“同行同樂,自我超越”的培訓理念變成了可能。智慧分享解惑、藝術鑑賞豐翼,導師對症指導,學員實戰踐行,為期一周的耳濡目染,學校的“活教樂學”特色文化,年級組的教研特色文化,教師個人的教學特色文化讓我們的學員感受多多,感動多多。學員們製作的精美微視頻《梁山印象》,記錄了梁山國小23名領行教師與國小語文骨幹班84名同行教師一起成長的歷程。

4.鏈式傳動,整體推進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自主研修階段,我們開展了 “市縣級骨幹教師指導骨幹學員——骨幹學員指導新教師”的“鏈式”指導活動,骨幹學員在接受他人指導的同時指導他人,要求相互聽課交流不少於8節。骨幹學員是活動的主角,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我們希望通過傳幫帶的鏈式推進,促進不同層次的教師同步發展。此活動中彼此傳播的是新理念、幫扶的是新方法,帶動的是新發展。每一個齒輪在外力的作用下都無法停止不前,如同為身處鏈條中的每個人插上了一對隱形的翅膀。 

5.考察交流,境界提升

教育考察是學員開闊視野的重要途徑。為期五天的教育教學考察活動,受到了兄弟區縣教委、學校領導熱情歡迎。通過查看資料、聽經驗介紹、上交流課、互動研討、實地參觀等,學員們感受了發達地區高品位、高質量的教育優勢,發展強勢,增強了為師的責任感、使命感。如果沒有與南岸區天台崗國小、綦江區陵園國小、萬盛區中盛國小、渝北區金港國際實驗國小、永川區紅旗國小、大足區西嬋國小、重慶十八中、江津聚奎中學、黔江中學、永川區大石中學、涪陵十四中、重慶江北中學等市內12所名校的相遇、相識,我們何以有對“朝氣、靈氣、大氣”的感悟,何以有對“文明、文雅、文化”的崇拜。短短几天的考察交流,相信學員們的所見所聞是豐富的,所思所悟也一定是豐滿的,學員們撰寫的3xx篇考察報告變成了xx教育寶貴的資源。小語二班學員徐紅芳在考察報告中就如何改進課堂教學做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要做到轉變三種思想、樹立三種理念、改革三種模式、培養三種習慣的觀點,得到了學員們的廣泛認同,其考察報告在“中國教師研修網”創造了很高的點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