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培訓總結

5.成果開放課

“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成果鑑定階段,我們開展了三個層次的學員課堂開放活動,包括校級課堂開放、片區課堂開放、縣級課堂開放活動。

(1)校級課堂開放課。要求每位學員完成本校課堂開放課,並製作課堂實錄光碟作為培訓考核內容之一,我們收到教學實錄光碟285張,這些課例將收入我縣師資培訓資源庫。

(2)片區課堂開放課。我們確定了合興、明達、蟠龍、聚奎、雲龍、虎城6個片區活動點。梁山國小領行教師、國小語文骨幹班學員、新教師以及全縣其他國小語文教師都是活動的參與者,分別到所在片區參加課堂開放活動。每個片區我們組織了3節觀課1節議課1節說課1節評課。梁山國小導師、骨幹學員、新教師三個層次的教師分別執教不同年段、不同類型的繪本課、識字課、閱讀課、作文課、語文綜合實踐課,讓全縣國小語文教師觀摩到了難以觀摩到的課型。這些課既有導師的示範課、也有學員的展示課,還有新教師的成長課。導師朱明靜在聚奎片區上的一堂作文課給大家很好的示範,屏錦一小剛參加工作一年半的全洪梅老師議課時激動地發言說從朱老師的課中學到了九點,活動之後還梳理成了一篇題為《作文課堂的真·善·美》的觀課感,其超人的表達力、學習力、領悟力、感悟力是後生可畏的最好例證。虎城片區課堂開放活動中,我們發現虎城國小有一個積極向上的新教師群體,他們自發組織了“學校青年教師教研組”,每周上一節研究課,邀請學校領導及導師聽課指導,希望自己快速成長。這群教師議課時發言異常積極,提問、質疑、討教,生怕失去取到教育“真經”的機會。活動中大家表現出來的這份熱情、熱度,我們倍感溫暖。活動中,我們的學員不負厚望,展示了自己獨特的風采。學員彭小紅、魏曉玲、侯艷、羅昌波、全慧芳、張勇、楊曉京、陳琳都能以開放的心態走進開放課堂,欣然面對自己的成功,坦然接受他人的質疑,真正學會了提煉和反思,我們深感欣慰。課後參與者議課、執教者說課、梁山國小導師評課營造的濃濃的教研氛圍以及老師們發言時表現出來的迫不及待足以證明我們都熱愛教育。我們希望以片區開放課為載體集合片區同學科教師一起教研,分享骨幹培訓資源的目的似乎已經達到了。

(3)縣級課堂開放活動。“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本次骨幹教師培訓成果展示活動搭建了一個交流互動的平台。骨幹教師的成長需要這樣的平台,全縣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也需要這樣的平台。學員龔德平、鄧靜、曹劍波、李婷婷、龍正江、王忠芬、吳成玲、唐雲峰、姚中華、楊波、蔣玉兵、陳玲甘當縣級課堂開放活動的主角,代表大家展示作為骨幹學員在結業之際應有的風采。學員們深知只要課前做足了功課,課中回饋你的一定是學生的專注與投人,自己的輕鬆與自如。課後的評課議課,我們仍倍加重視,因為我們知道成長路上需要走好每一步。擔任評課的都是學員的導師,他們從不同的視角對學員們的開放課進行了點評,為骨幹教師培養對象這個大部隊的課堂教學操作技藝出謀劃策,讓上課教師在反思修正中快速成長。這些點評既讓學員增強了自信,也讓全體學員感受到“優秀的東西是沒有學科界限的”,自己還有廣闊的成長、發展空間。

各位學員,走進課堂,博眾家之所長,集“萬卷書香於一身,百家靈氣於一體”,我們在眾星捧月中一起享受著被愛的幸福。

四、五個亮點,成長路上譜華章

回顧骨幹教師培訓兩年的培訓歷程,學員們共呈現了近700餘節不同層次、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課,參與我們培訓活動的其他教師達3500餘人次,我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培訓凸顯了五個亮點。

1.突破瓶頸,突出培訓的實踐性

缺少行為的培訓,缺少實踐的體驗,培訓中容易出現只有“感動”、“激動”和“心動”,而沒有“行動”的現象,這樣的培訓效果將會弱化、衰竭,甚至消失。我們在骨幹培訓的五個階段中都設計了實踐環節,突破了大規模培訓實踐環節的瓶頸,突出了教師培訓的實踐性。

2.加強交流,增強培訓的反思性

教師的教學經歷只有經過反思內化才能成為教學經驗,不斷的交流學習,也就會促進學員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反思,從而相互之間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整個骨幹培訓中,我們為學員組織了多次的交流學習活動,學員收穫的不只是方法和技巧,更有教學理念的提升,關鍵是還會促動行為的轉變。

3.強化帶動,彰顯培訓的輻射性

在基地研修中,學員與基地學校的領行教師“同行同樂、共同發展”,帶動了基地學校的教學研究活動;“基地匯報課”“成果開放課”活動,向全縣中國小展示了骨幹學員蓬勃的朝氣和課改的熱情,觸動了各中國小學科教師的課改神經,彰顯了骨幹培訓的引領示範作用和輻射帶動作用,真正實現了“培訓一個、影響一校、帶動一片”的培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