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的思考

[摘 要]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推進中國現代化和全面建設和諧小康社會的需要。新農村重在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是要抓住其主題主線和主旨。

[關鍵字] 社會主義新農村 主題 主線 主旨

根據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中央明確提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目標。20字指導方針言簡意賅,高度概括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新農村重在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是要抓住其主題、主線和主旨。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題是提高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

新農村建設將生產發展列為首位,發展生產力仍是新農村建設中首要的、迫切的、根本的任務。而在生產力體系中,人始終是最活躍、最積極、最關鍵的要素,因此,新農村建設必須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農村發展之所以一直停滯不前,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體制和結構抑制了廣大農民民眾的生產積極性,從而窒息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其突出表現是在以市場經濟為取向的體制改革中,農民市場主體地位“殘食”現象嚴重。

(1)作為經營者不具有完全自主經營權。市場經濟中,經營者具有獨立的自主經營權,即經營者有權決定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如何生產等。經營者的自主經營權是建立在對生產資料的完全占有和自由支配的基礎之上的,而我國廣大農民作為農業經營者並不對其生產資料——土地,具有完全意義上的所有權和支配權。在我國現行的土地制度中,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集體所有,農民不擁有土地的所有權。

(2)作為投資者不能獲取對等收益。對農民而言,土地是最重要財產。儘管在現行的土地制度中,農民不具有以土地進行投資的主體資格,但現行土地制度中同時也規定了農民對土地具有絕對的使用權。如果剝奪或是占用了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就必須對其進行對等的支付,這是市場經濟公平原則最基本的要求。

(3)作為勞動者不能獲取對等的權益。在我國,農民作為勞動者,通常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農業勞動者;二是進城務工人員,即農民工;三是農村剩餘勞動力。在現行的二元經濟結構中,農民作為勞動者,與城市勞動者相比,不具有平等的競爭地位。首先,作為農業勞動者,一直飽受到“剪刀差”的掠奪;其次,從進城務工人員來看,農民工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係雖然受勞動法調整,但其勞動權利的實際享有水平明顯低於城鎮職工,尤其是很少被納入城鎮社會保險的覆蓋範圍,即使被納入城鎮社會保險覆蓋範圍的少量農民工,其社會保險待遇也低於城鎮職工;最後,從農村剩餘勞動力來看,雖然具備成為勞動法意義上勞動者的資格,但無資格享有失業保險待遇,其就業權的內容和實現條件與城鎮失業人員不處於平等地位,在勞動力市場上受到源於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多種歧視。

(4)作為居民不能平等地享有公共產品。市場經濟中,納稅人平等地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這是市場經濟的法則。農民作為納稅人也應當享有這一基本權利。然而,由於制度因素,我國農民的這一基本權利長期被抑制,作為居民,不能平等地享有社會公共產品。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線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農業效益低、農村發展慢、農民收入少,是“三農”問題的癥結,而釀成新時期“三農”問題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城鄉差別發展戰略和由此形成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1)城鄉二元結構的客觀性。城鄉二元結構是我國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階段,其形成有其客觀必然性。在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我國始終是以改革、發展、穩定構建目標函式,將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接受的程度統籌起來的,只是不同的時期目標的側重點不一樣。改革初期,擺脫貧困,追求發展是第一要務,但如何發展,是當時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對現代化建設道路的探索實踐表明:全面的、同步的、同時的發展不具有可行性。因此,對比各國的發展經驗,我國選擇了城市偏好非均衡的發展戰略,優先發展城市工業,以工農產品“剪刀差”的形式大量提取農業剩餘發展城市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