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系統思想作風建設的幾點思考

其次要講民主集中。實踐證明,凡是團結和諧的領導班子,都能夠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辦事,一切重大問題都通過民主討論,形成共識,做出決定,積極落實。與之相反,一些領導班子之所以鬧不團結,十個有九個是不講民主集中制。民主是集中的基礎,集中是民主的內在要求。貫徹民主集中制,一是要按照“集體領導、分工負責、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建立健全議事規則和決策制度。二是要正確處理好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的關係,嚴格按照科學議事程式實施民主決策。三是要勇於負責,善於決斷。

第三要講創新。創新既是一個歷史範疇,也是一種時代精神。《易.繫辭》中有句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揭示了東方哲學的精髓,反映了炎黃子孫變革求新的渴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但創新不等於蠻幹,不等於一味追求標新立異而不考慮成本和效果。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做到創新與務實的高度結合。實踐是創新的基礎,離開實踐,創新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每個單位的先天優勢不同、經濟基礎不同,其發展應有適合其自身的模式和規範。因此,必須結合系統內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政策,採取相應的措施,因地制宜地實施創新,使我們的國稅事業在切合實際的創新中不斷發展壯大。

第四要講和諧。從“和諧”字意看,“和”者,和睦也,是和睦的一種反映、一種表述,有和衷共濟之意,包括和諧、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等,它本身就包含著和以處眾、內外和順等深刻的人生理念。“諧”者,相合也,強調順和、協調、力避牴觸和衝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和而不同,也就是說在“諧”的解釋當中,更多的是強調順和、協調、力避牴觸和衝突。和諧不是一團和氣,它是科學、客觀、法律制度前提下的和諧,這一點不能違背。和諧又是領導者基本能力的體現,它的核心就是公平、公正。和諧的辯證法是根本的領導方法,從領導工作的角度要抓住三個要點,即與己、與人、與事。與己是與自己要和諧,不要自己跟自己過意不去,與人是與他人要和諧。社會單位家庭都一樣,與事是與矛盾各要素要和諧。我們的單位是個整體,工作是個整體,離不開整體的合力,也離不開他人對你的支持,離不開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這三個方面希望大家認真研究。

第五要講規範。規範化管理是現代管理的一大創新,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科學治稅觀的具體體現,是推進稅收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階的重大舉措,是實現我們國稅事業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從我們國稅部門的特點來講,規範化管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就是行政管理規範化、稅收征管規範化、幹部行為規範化。

生活作風是重點

領導幹部生活作風是領導幹部日常生活的行為方式、行為習慣、行為態度、行為特徵、行為風格等的總稱。加強領導幹部生活作風建設,既是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關鍵環節,也是關係單位精神風貌和個人精神氣質提高的大事。生活作風其實是一個道德問題,應體現在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健康、情趣高尚、作風正派等方面。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應樹立艱苦奮鬥的精神,弘揚勤儉節約的美德,弘揚真善美,抵制消極、低級趣味、腐朽的東西。

我們有的幹部信奉吃點喝點、玩點樂點是人之常情,只要不犯大錯誤、不搞大腐敗,有點小毛病,組織上也會寬容、原諒。正是這種“小節無害”的心理,讓他們慢慢放鬆自我約束,在“溫水”中越陷越深,難以自拔。這就是“溫水效應”的道理。而在“溫水效應”中,青蛙最終被燙死,我們的幹部如果在生活小節上不注意,其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百丈之樓,基於平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加強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等幹部作風建設,如果不從生活作風建設入手,就失去了根基。良好的思想作風和學風、豐富的知識結構、高超的領導能力,只能通過日常生活的積累、鍛鍊才能養成。如果我們的幹部在生活中善於發現、認識和接受新事物,必然在工作中善於鑽研、勤奮學習、自覺更新知識,不斷最佳化知識結構,保持與時俱進的思想品格,自覺增強工作本領。優良的工作作風、領導作風也是從日常生活作風中逐漸積累形成的。

四,學習風氣是基礎

學風是一個團隊和個人學習的態度、方法、習慣、思維等的綜合,是提高思想水平、領導水平、工作能力的基礎。學風透視作風,作風折射黨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既要認真讀書,又要勤于思考,加強調研,注重實踐,在結合和轉化上下功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樹立勤奮好學、學以致用的精神是學風建設的根本要求和關鍵。我常說,浮躁地看一本書,不如靜下心來看一頁書。這就講的是一個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問題。抓好學習關鍵是要明確學習內容、講究學習方法。內容上是胡錦濤總書記提出掌握四種知識,增強四種能力。就是要掌握現代經濟知識,現代管理知識,科技知識,法律知識;增強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管理科技的能力,管理社會的能力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在學習的方法上,要重點落實理論聯繫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積極將理論轉化為理念,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動力,做到多學善思,學以致用,把書本上學習的知識和現實生活中的事物聯繫起來,做到主觀與客觀相結合,再轉化為自己理論聯繫現實的理念、思想、觀點。總之,在學習上要做到自覺、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