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心得體會範文4篇

嚴以修身是人生的基點,是黨員幹部的立身之本,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xx總書記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修身律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孔子倡導“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孟子強調“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大學》認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在於修身。一些古聖先賢、仁人志士之所以能夠立德立言立功而名垂青史,無一例外都離不開嚴以修身。今天的黨員幹部自覺適應作風建設新常態,認真踐行“三嚴三實”新要求,也要善於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嚴以修身,使內心充盈強大的正能量。

要在“博學”中堅定理想信念。學習是人生成長之梯,是一個人獲取知識、提高素質、修身養性的重要方式。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有人說,不讀諸葛亮的《出師表》,不知什麼叫“忠”;不讀李密的《陳情表》,不知什麼叫“孝”;不讀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不知什麼叫“節”;不讀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不知什麼叫“義”;不讀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不知什麼叫“情懷”。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志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共產黨人,要擔當起神聖使命,必須善於學習,特別是要認真學習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學習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學習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鬥史,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從而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要在“內省”中提升道德境界。反躬內省是中國古人的重要修身方法。“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講的都是內省的道理。內省,就是內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無過失,通過自我檢查、自我批評、自我提醒、自我約束,不斷提高道德修養。共產黨人要做到嚴以修身、保持政治本色,內省是一個有效的方法。當然,內省必須以努力學習為前提,以參加社會實踐為基礎,脫離了學習和實踐,單憑主觀的內省就會陷入唯心主義的泥潭,就會步入死胡同。作為黨員幹部要借鑑古人的這種修養方法,積極用好自我批評的思想武器,自覺以黨章為鏡、以黨的紀律規矩為鏡、以先進典型為鏡,時時處處檢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黨員標準,做到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

要在“篤行”中砥礪高尚情操。修身和學習都離不開社會實踐。堅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嚴以修身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徑。西漢劉向在《說苑·政理》中說,“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南宋陸游也有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修身立德不是坐而論道評價別人,而是要身體力行。只有在深入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才能不斷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砥礪高尚情操、錘鍊意志品行。因此,黨員幹部做到嚴以修身,不僅要強化理論學習,更要注重在艱苦環境、危難時刻磨鍊意志、砥礪品質,在直面矛盾、破解難題中培養敢於負責、勇於創新的精神,在自覺踐行黨的宗旨、為民眾排憂解難中增強為民意識、升華愛民情懷,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以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贏得民眾的認可與擁護。

個人學習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傳統心得體會範文2篇 | 返回目錄

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不同的文化環境、不同的知識素養、不同的價值觀念,都會影響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以及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進而言之,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傳統是本民族一直以來依賴並延續的生活習俗、人文理念、審美觀點等等綜合在一起的民族根本性,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的,是現代人們社會活動的行動指南和道德底線,居家在外接人待物行為處事的準則,人生幸福社會和諧人類進步的保障。

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以工業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學化為重要特徵的現代文明,許多的傳統文化被逐步淡化了。尤其在中國,在文革對傳統文化的清洗和改革開放之後逐漸形成“向錢看”的不良習氣之時,發掘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便顯得更為重要了。

由於近代中國政治經濟的畸形,導致在這一段歷史上出現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次質疑。中體西用?全盤西化?持這些觀點的人在歷史上不是少數。到了現在,聖誕節,萬聖節,這些西方節日甚至要比某些本來重要的傳統節日更加隆重。當然這也是商家炒作的結果,但無疑,許多人已經出現了否定傳統文化的傾向。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可以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同樣,作為凝聚和激勵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傳統文化長期薰陶與培育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一個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無所依託。所以,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問題,決不單純是個文化問題,而是一個關係民族命運發展的問題。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化派是錯誤的從認識論來看,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缺乏深刻的了解與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並非像某些人所說,是一堆毫無價值的垃圾,而是有著多方面的豐富內涵,它的優良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並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這種自信自尊的精神是決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觀。

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並認為“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貴的。四、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五、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蔑視那種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談到對真理的追求時,認為“朝聞道,夕死可矣“。宣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六、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範。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社會只有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社會才能充滿溫馨與和諧,才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是把傳統文化與現實對立起來,傳統文化並非一潭死水,而是一個動態系統。人類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傳統文化,並在實踐中革新與豐富傳統。否則,就不會變為現實的文化傳統。所以不能把傳統文化簡單地歸結為“過去的歷史”而應認識到它同時關係著現在與未來。其實,任何現代化只能從現實傳統文化出發,否則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且,一旦毀滅了傳統,文明也隨之消失。”所以對傳統文化決不能採取一概否定的態度,而必須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可見,傳統文化對於現在日益浮躁的社會風氣有相當強的調節作用。然而,許多人對於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分析僅局限於孔孟之言,缺乏實踐精神。對於當今這樣一個已經存在道德失范問題的社會而言,傳統文化所體現出的修養方法更突顯出其必要性。只有當每一個人都自覺的以傳統文化的要求來約束自己並且努力地去結合實際來更新傳統文化,社會的道德水準和道德意識才會得到一個很明顯的提升。再審視當前社會,由於人員流動性加大,我們很多時候都處於一個“陌生人社會”,沒有熟人,也就缺乏了一種輿論壓力,在這樣一種社會中很容易養成肆意胡為的習慣。由此可見,在這種情況下,更要重視自身的修養,我們要養成一種理想的道德人格憑藉自己的內心信念,無論身處何處都能依靠傳統文化教給我們的做人方法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並付諸行動。

傳統文化對於現代人來說,是一種修養功夫,是一種自律品質。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通過對傳統文化在道德修養方面的實踐,可以看到傳統文化永遠不會因時代變遷而失去現實意義。

中華傳統美德學習心得體會
傳統心得體會範文3篇 | 返回目錄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我的責任

感恩,不知是哪輩子修來的福份,讓我現在有機會學習中華傳統文化。

感恩學校的領導,給了我這一次學習《弟子規》的機會。

我是一名老師,一名數學老師,同時也是一位父親。但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總感覺缺少了什麼東西,總覺得有點不對勁。看到今天社會中的許多不良現象,看到孩子們的浮華,孩子們的躁動,看到孩子們的不禮貌行為,我心裡非常不安,著急,總感覺現在社會的風氣每況愈下,但總找不到原因,找不到答案,總是很困惑。總覺得這是社會問題,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甚至還會想,我一個人改變不了什麼,這種極不負責任的想法都會出現,通過四天《弟子規》的學習,我終於找到了答案,是啊!孩子是無辜的,沒人教過他們啊!實際上是我們沒做好,是我們沒教他們,甚至連我們自己都不懂,通過學習我們懂了。的確,我們中國有五千年歷史,我們有幾千年的文化,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這么好的東西,我們為什麼把它丟了呢?為什麼不把它傳承下去呢?是的,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得把它傳承下去。這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責任。我作為老師,身為父親,我更有責任,所以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我該做什麼。

我要從我做起、從我的家庭做起、從我的學校做起。讓《弟子規》走進我的家庭;走進我們的課堂;走進我身邊的人;我相信我的孩子,我的學生,甚至會有千千萬萬的人加入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傳承中華文化的行列。

嚴以修身心得體會: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
傳統心得體會範文4篇 | 返回目錄

嚴以修身是人生的基點,是黨員幹部的立身之本,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xx總書記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修身律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孔子倡導“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孟子強調“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大學》認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在於修身。一些古聖先賢、仁人志士之所以能夠立德立言立功而名垂青史,無一例外都離不開嚴以修身。今天的黨員幹部自覺適應作風建設新常態,認真踐行“三嚴三實”新要求,也要善於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嚴以修身,使內心充盈強大的正能量。

要在“博學”中堅定理想信念。學習是人生成長之梯,是一個人獲取知識、提高素質、修身養性的重要方式。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有人說,不讀諸葛亮的《出師表》,不知什麼叫“忠”;不讀李密的《陳情表》,不知什麼叫“孝”;不讀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不知什麼叫“節”;不讀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不知什麼叫“義”;不讀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不知什麼叫“情懷”。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志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共產黨人,要擔當起神聖使命,必須善於學習,特別是要認真學習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學習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學習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鬥史,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從而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要在“內省”中提升道德境界。反躬內省是中國古人的重要修身方法。“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講的都是內省的道理。內省,就是內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無過失,通過自我檢查、自我批評、自我提醒、自我約束,不斷提高道德修養。共產黨人要做到嚴以修身、保持政治本色,內省是一個有效的方法。當然,內省必須以努力學習為前提,以參加社會實踐為基礎,脫離了學習和實踐,單憑主觀的內省就會陷入唯心主義的泥潭,就會步入死胡同。作為黨員幹部要借鑑古人的這種修養方法,積極用好自我批評的思想武器,自覺以黨章為鏡、以黨的紀律規矩為鏡、以先進典型為鏡,時時處處檢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黨員標準,做到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

要在“篤行”中砥礪高尚情操。修身和學習都離不開社會實踐。堅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嚴以修身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徑。西漢劉向在《說苑·政理》中說,“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南宋陸游也有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修身立德不是坐而論道評價別人,而是要身體力行。只有在深入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才能不斷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砥礪高尚情操、錘鍊意志品行。因此,黨員幹部做到嚴以修身,不僅要強化理論學習,更要注重在艱苦環境、危難時刻磨鍊意志、砥礪品質,在直面矛盾、破解難題中培養敢於負責、勇於創新的精神,在自覺踐行黨的宗旨、為民眾排憂解難中增強為民意識、升華愛民情懷,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以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贏得民眾的認可與擁護。

相關文章:
井岡山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心得體會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心得體會
2017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與傳統“風俗”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
傳統文化和藝術修養專題學習心得
學習傳統文化心得體會精選(共6篇)
學英烈憶傳統強黨性正作風心得體會
傳統文化與中國夢學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