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中學創建文明學校工作總結

5.班級及學生會隊伍建設。

學校繼續深化“班級達標管理模式”實驗,全面推廣“小組教學”管理模式,推動班級內涵建設,從學業水平、基礎性發展目標、日常行為、群體活動、班級文化建設等幾方面對班級實行無分制達標年度考核,評選出“達標班級”、“優秀班級”、“先鋒班級”,形成以點帶面的良好爭創局面。各年級自主推選學生會,自主管理和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與主人翁精神。

近年來,學校辦學要求不斷走高,教師工作量有增無減,但全校教工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凝聚力更強。

三、以課堂教學為陣地,推進科研促發展。

課堂教學,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學校始終立足課堂教學,以科研促課題,在教學中滲透文明道德教育。

1.立足思想品德課。思想品德是德育的富礦。學校重視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保障課時安排和教師配備,重視課堂,從而使思想品德課上得足、教得深、拓得寬。

2.挖掘其他課程的德育因素。五育之中,德育為首。要求在各學科教學中,有機地結合學科特點生動活潑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3.加大“拓展型校本課程”研究。在原有基礎上,積極開發利用校本課程,拓展學生素質發展渠道,形成“現代少年”校本課程系列,突出特色,形成精品。

4.用課題引領課堂,打造高效課堂。學校以課題研究為抓手,紮實推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分層達標》、《課程》、“新教育實驗”等課題研究,紮實推進課題研究,定期交流,注重成果,以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校大力實施“名師工程”、“青藍工程”,建設了一支德才兼備、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162人,其中專任教師154名。其中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教學能手1人,日照名師2人,市學科帶頭人6人,市級骨幹教師25人,市教學新秀10人,118人次獲市級以上優質課獎,形成了具有明顯優勢的名師群體。

四、以學生為主體,活動育人出特色。

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學生是學校創建活動的主體,也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中心。

1. 自我教育活動。

秉著學校的德育工作目標,我們制定了各項管理細則,如《實驗中學十不準》、《學生文明禮貌細則》、《“文明禮儀標兵”評選細則》、《文明班級評選細則》、《三好學生及優秀學生幹部評選細則》等等,並彙編成冊,師生人手一冊,使全校師生的思想行為都有章可循,積極提倡:自尊、自愛、自信、自律。

2.主題德育活動。

學校重視常規性思想教育活動,堅持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堅持每周一次召開主題班會,因時舉辦重大節日教育活動,有效利用契機,開展思想教育活動。我們以“行為規範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社會時事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為主題活動內容,整合課堂教學、團隊活動、社會實踐、社區教育等形式,實現“環境育人、活動育人、習慣育人、心靈育人”的目標。

3.系列德育活動。

初一年級以“邁好規範第一步,做個自尊自理的中學生”為主題,側重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初二年級以“邁好青春第一步,做個自重自律的中學生”為主題,側重於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等。初三年級以“邁好人生第一步,做個自強自立的畢業生”為主題,側重於人生觀教育。分層遞進,紮實推進,富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