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校長赴浙江掛職鍛鍊體會報告

以人為本促發展創新理念向未來

根據湖北省教育幹部管理中心安排,××年月日至月日,我們一行十名中學校長赴浙江省寧波市掛職鍛鍊,在二個月的時間時里,我們參觀了寧波大學城——寧波市高教園區,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效實中學、寧波中學、鎮海中學、慈谿中學、餘姚中學、華茂外國語學校(私立)及部分職業學校,並以效實中學校長助理的身份參加了學校的教學與管理,對寧波的教育有了一個基本了解。

感受寧波教育

寧波市是我國首批被國務院列為沿海十四個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國家計畫單列市,擁有一定的地方立法許可權,也是我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是長江三角洲南翼區域中心城市,著名的服裝之都。全市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人,財政收入多億。從年到××年全市以平均每年的速度增長,從而躋身於中國千億元城市,中國城市綜合實力強和投資環境優之列。××年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元,位居個副省級城市第三位。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實力的增強,寧波市把教育、科技的優先發展作為推動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年月市委、市政府召開了“科教興市”大會,提出了“科教興市,教育現代化”的“一號工程”。市委書記黃興國作出了“一號工程一路綠燈,特事特辦,合法合規”的批示。寧波的教育從此走上了快車道。它的發展目標是:到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努力使教育整體水平接近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至××年基本構建起終身教育體系,創新教育體系和產教結合體系,初步實現教育現代化,重點使寧波教育實現“五大跨越”:

——實現從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到普及高中段教育的跨越。

——實現從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跨越。

——實現從學齡教育向終身教育的跨越。

——實現從傳承教育向創新教育的跨越。

——實現從封閉型教育向開放型教育的跨越。

經過幾年的實踐,特別是年以來,是寧波教育改革力度最大的、發展速度最快,教育成績最顯著的五年,這五年寧波教育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教育亮點得到凸現。

亮點之一:高中段教育基本普及,位居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前列。

高中段教育是衡量一個地方教育水平的重要標誌,寧波市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為,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個百分點。其中市三區(江北區、江東區、海曙區)一直保待在以上,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一直保持健康協調發展,普職招生比例為:左右。

亮點之二:高等教育實現從精英化向大眾化的跨越,全省高教副中心城市初步形成。

隨著市科教興市“一號工程”的提出,寧波的高等教育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高等院校由原來的所增加到所。有個高校碩士點,全市高校共擁有重點學科省級個,市級個,縱橫向的科研經費顯著增長,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和高校對地方經濟的貢獻程度逐年提高,產教結合的“中間體”已開始發揮作用。

亮點之三:學校布局最佳化計畫,提高辦學效益,架起教育均衡發展的平台。

投資億,占地平方公里,以“三性三化”(功能多重性,資源共享性,主體開放性,信息網路化,後勤社會化、管理法制化)為主要特徵的高教園區只經過二年多的規劃,興建基本完成,共落戶所院校,擁有在校生萬多人。

亮點之四:民辦教育異軍突起,撐起寧波教育的半壁江山。

寧波市社會力量辦學機構共有所,撐起了寧波教育的半壁江山,其中全日制民辦教育機構從所增加到所,湧現了像華茂外國語學校、萬里國際學校、東方外國語學校等一批辦學起點高,教育質量好,社會聲譽佳的民辦學校。

亮點之五:素質教育紮實推進,面上開花點上結果。

寧波市強化學校德育、積極構建學校、家庭與社會三結合的德育網路。強化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和學生法制教育、心理健康和法制副校長聘任工作,成立了寧波市教育學會心理教育分會和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中心。各縣(市、區)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揮中心,並逐步配備了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

推進招生考試制度和課程改革,國小升國中實行相對就近校校對口;中考實行畢業考試和升學考試“兩考”合一,試行了自然學科實驗操作、音樂、美術、英語口語和計算機等選加試。體育考試嘗試了“選”的新模式。中等職業學校逐步試行春季招生,註冊錄取等形式,放寬入學限制;落實了新教學計畫和國家教育部普通高中的新的課程計畫,積極探索實踐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落實了國小、國中信息技術課實施計畫;全面啟動了城區國小英語教學從五年級提前到三年級的計畫,加快國小和國中英語教學的相互銜接。

加快教學創新。規範辦學行為,努力減輕中國小生過重的學業負擔,深入開展理科教學創新活動,在效實中學和鎮海中學,舉辦了省、市創新教育理科實驗班,積極推進小班化教育試點和研究工作。組織編寫了《創新教育百例,創新教育百忌》和《點擊教學創新》系列從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