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省示範性進修學校反饋總結

至此,景東進校的評估工作按計畫完成了全部議程。景東進校創辦於1979年3月。在30年的歲月中,景東進校經歷了教材教法研究、中國小教師學歷補償教育、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等幾個重大曆程,見證了教師進修學校發展的艱辛與輝煌。

30年來,景東進校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較好地完成了各個時期中國小教師的培訓任務,為邊疆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為山區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特別在近幾年的工作中,進校緊緊圍繞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這一工作重點,在新教師培訓、教師履職晉級培訓、骨幹教師培訓,教育科研、新課程改革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於自身發展的新路子。在市教育局的指導下,較好地完成了省教育廳布置的各種項目的教師培訓任務。對申報省級示範教師進修學校的工作,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支持,在市縣教育局的指導下,學校的申報材料按照要求,準備得充分、細緻、完整,真實地反映了學校近幾年紮實工作的情況,是我在歷次考評工作中,看到的最完整、最真實的材料,使我們對進校的辦學成績和辦學特點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為我們公正評價進校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剛才,李輝教授代表評估組進行了意見反饋。對進校的辦學成效和特點給予了充分肯定,對進一步搞好進校的工作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張副局長在補充發言中評價和建議,我完全贊成。

目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事業整體上進入到達更加注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內涵式發展的新階段。前段時期,在實施西部貧困地區發展戰略規劃的過程中,國家對我省有效實施了教育惠民政策和教育惠民工程,“兩免一補”較好地解決了我省邊疆、民族、山區“上學難”的問題。在中國小校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辦學規模得到極大提高,全國真正意義上的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歷史任務即將完成之際,黨的十七大不失時機地提出了: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目標。這一宏偉目標的實施,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基礎,是我國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高精尖人才的基礎工程,是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選擇。這一系統工程十分浩大,其中涉及到的各項工作都十分重要,但在眾多的重點工作中,依據科學發展觀,支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黨和國家把教育放在首位,特彆強調: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而教育興旺的關鍵和希望是教師。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作為推動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關鍵舉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在新時期的教育工作中, “教師是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有好的教師,才能有好的教育,反之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能高質量的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乃至整個教育事業的成敗,從根本上講,取決於教師隊伍的素質。這一理念,已經逐漸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共識。黨和國家和地方各級黨政部門在鞏固“普九”成果,進一步完善辦學條件的基礎上,把辦好教育的希望寄托在教師身上。這就給我們教師隊伍的建設帶來了新機遇。

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知識越來越成為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人才資源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的情形下,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顯得更加突出。黨和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對教師的尊重,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能實實在在感受到。如在以職業名稱命名的節日中,只有“教師節”是國家性質的節日。每年的教師節,中央政治局的常委都要隆重看望教師代表,間隔2—3年,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還要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其他行業難以享受到的待遇。同時,黨和國家積極採取措施,千方百計地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如當前正在實施的中國小教師績效工資制、“特崗教師制度”、教師安居工程,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力度等,這些有力的措施,就是要建設起一支師德優良、業務精湛的高水平教師隊伍,並使之逐漸成為社會上最受尊敬、最受羨慕的職業。教師職業是永恆的、神聖的,教育事業是值得為之奮鬥終生的事業。

黨和國家對教師賦予了殷切的希望,時代賦予廣大教師新的歷史使命,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師在現代教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顯突出。

景東縣委、縣政府把握住教育發展的脈搏,在進一步鞏固、完善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成果、進一步完善辦學條件(昨天看到的銀生中學)的基礎上,緊緊抓住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是教師隊伍建設這一本質,提出“辦好教育在教師,提高教師素質在進修學校”的指導思想,並表態將進校的發展擺上縣委的議事日程(第一次)。以創建省級示範教師進修學校,作為提高全縣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切入點,繼續推動民族、山區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反映出縣委、縣政府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對教育事業發展所具有的戰略遠光,令人感動,增加壓力。縣委、縣教育局、進校和市教育局的表態,使我由衷的感此次評估工作切實達到了“以評促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