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養成教育總結

抓好養成教育,促進全面發展

我們震川高中是一所辦學不長,地處城郊的省級重點中學,校園面積147畝,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現有34個班級,1822名學生,其中住校生1102名。這樣一所規模大,學生來源於全市各校,如何在辦學上有自己的鮮明特色,辦出水平,與兄弟學校一道前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富有挑戰性的課題。學校一創立,從領導到教師,就意識到要把學校辦成一所現代化的具有朝氣和活力的重點中學,無論是教育觀念還是具體的辦學措施都必須有一個較大的突破,必須高起點、高標準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德育是一項鑄魂的事業,因此,強化學校的德育工作並把它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工程來抓,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主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需求,是大家的共識。在這幾年的實踐中,我們堅持以小平理論和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按照《中學德育大綱》、《中國小德育工作規程》的要求,從我校實際出發,以道德品質的實踐養成為基礎,育德為目標,堅持“抓基礎、嚴管理、求實效、創特色”的工作思路;圍繞“貫徹規範樹新風,自覺行為品德高”中心;紮實工作,改進方法,知能同步,訓練強化,提高德育實效,著力於培養學生良好行為和高尚品格,現已初步形成“規範行為—養成習慣—內化素質—重塑自我”育人氛圍,走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德育道路,育人效果日益現顯:學校被評為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蘇州市文明單位。

一、加強認識,重新審視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語)。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基礎性工作--養成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對養成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人們往往限於口頭上,這正是要搞好養成教育難點之一;難點二在於工作的細微、瑣碎,不能做到常抓不懈,落實在實處,點子上;難點之三在於現在重點學校面臨著繁重的教學任務,而是現代中國社會的轉型,導致學生一些思想觀念的變化,這些都為養成教育乃至整個德育教育帶來難度。正視這些困難,承認困難,迎難而上,積極想辦法,知難而進,才能體現工作之可貴與價值。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認真把握養成教育之“變”與“不變”,以新的思路、新的辦法、新的機制來應對,變則通,通則順,不變則落後於實踐,喪失其對學校全局工作的推動功能。順勢而變,以變求實效,在變中加強,在變中改進,與時俱進。當然我們在強調變,不是要改變其宗旨,而是為了堅持基本點的不變,是在手段、方法、形式等具體做法上的推陳出新。

二、規範管理,開放教育

養成教育要從規範管理做起,制訂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生日常行為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統,使學校的管理始終處於有序高效狀態。

管理制度包括:升降國旗制度,請假制度,課堂紀律,考試紀律,集會紀律,勞動紀律,清潔衛生制度,體育鍛鍊制度,公共財產賠償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用膳紀律等。就象要欣賞音樂首先要有欣賞音樂的耳朵一樣,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必須培養學生具有制度意識。很難想像,不守制度的學生能有多少主體意識。事實上,只有自覺的把制度當成是一種內在品質去追求去遵守的學生才能更好的發揮他的主體作用,因為遵守制度是發揮主體作用的前提。推而廣之,只有當一個學生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為什麼、該怎么做的時候,他才會充分發揮他的主體作用,想方設法把這些事情做好。隨著不斷的積極的主動的學習過程的深入,包括灌輸、喚醒、熟記,使學生認知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學生素質有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