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學習計畫

在開始的時候,你可以沒有明確的目標,只要張開你的所有觸角,去看,去讀,去感受,

你會不自覺地愛看一些東西,那是你的興趣,也是你的知識結構決定的,日子久了,也會

出現幾條路,這些路也都可以通向你要追求的目標。學會傾聽心音,讓心來告訴你如何走

,就不會被別人的價值觀、流行的熱點牽著跑。

五、:如何進入一個研究領域?

進入一個領域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是找一本這個領域最早的論述專著或教材,比如協

作學習,可以看robert e. slavin《cooperative learning》。當你把這個領域的基本概念的

內涵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搞清楚了之後,再去讀這個領域的論文,你就會因為心中有數而能夠

很好地把握了。這種工作必須要先做,不可以在網上亂搜論文,否則,你會感到:看了20篇文

章,對這個領域的認識還沒有形成,這些概念自相矛盾。有此認識還算幸運,有的人恐怕被偏

見所引導,還不知道,這是最可怕的。

六、如何選定一個研究課題

對於現在研一的學生,在學習基礎課程的同時不妨多做一些泛讀:

1。瀏覽各有關協會的網站,看看最近召開的學術會議的議題 ;

2。翻翻國內有關的期刊,看看最近這些年大家都在忙什麼, 根據你自己的知識結構,你會

很自然地有所傾向,再多看看你感興趣的話題,比較之後,也許就形成了你的論文選題了。

七、學生論文研究和導師的角色作用

有三種指導方式經常被套用:

(1)讓學生自己去找感興趣的領域,自己研究,老師至少給予方法論上的指導

優點:學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可以幫助老師開拓思路和方向 ;

缺點:大多數學生在研二的時候還沒有確定的目標方向,選 擇方向的過程異常痛苦。學生

所選擇的領域也許是導師所不熟悉的,為了能夠從內容上提供指點,導師也要看相關的文獻,

如果學生多了,每個人都是一個領域,導師就很難給出專家級的指點,學生也有孤軍奮戰的

寂寞。所以除非學生有非常強烈的意願,我將不採用此法安排論文了。

(2)學生做老師申請的項目

優點:項目有明確的研究要求,老師能夠具體指點,還有同學一起攻關;

缺點:因為老師對項目的認識在短期內很難傳給學生,因此有可能出現學生總不得要領的

表象,造成學生的挫折感。如果老師對項目干預很少,學生就需要自強自立,否則項目的

質量和成果、對學生的培養可能都達不到預期。目前我還沒有掌握這種方法的技巧,所有

的非編程項目幾乎都是自己親歷完成,無法藉助他人之力,這是以後必須要改進的。

(3)老師表達對某個方向領域的興趣,學生自由開墾

優點: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選擇著眼點,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並在此基礎上發展

。老師因為對該方向有興趣,也許沒有深入,也許過去已經有過積累,所以還能夠對學生

的著眼點給予建議。學生自由發揮後,往往有出人意表的結果,師生都會因此欣喜。這是

所發現的論文期間師生關係作為融洽的一種合作方式。

缺點:學生仍舊可能感到是在孤軍奮戰,缺乏交流對手 .

八、如何得到導師的指導

研究生期間應該開始培養獨立研究的能力,所以導師一般採用寬鬆管理。除了幾個重要的

時間點老師會主動的找學生以外,其餘時間都需要學生主動與老師聯繫。導師是否真的成

為你的導師,完全要看你自己的努力,同屆的幾個學生,可能會得到不同數量的指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