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美霞課改經驗學習心得

XX年12月2日,學校一行12人,前去濰坊昌邑市飲馬鎮楊屯國小參觀學習,聽了一節於美霞老師執教的《梯形的面積》,在辦公室和於老師就國小數學“互助式”特色教學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座談,路上、回來後,認真翻看了關於於美霞老師的相關經驗材料,真可謂獲益良多。

一、學習初印象

1、課堂活了,學生真正動起來了

整堂課上,老師的語言不多,主要做了兩項工作,一個是上課之初的問題呈現,再就是精選了四道練習題。

其他時間,都是學生圍繞呈現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活動。

課上,學生或動手摺疊、拼圖,或冷靜思考,或二人合作,或四人合作,或大膽質疑、追問,學生手動、眼動、耳動,更可貴的是腦動,學生一直在思考,一刻不停,忙得真叫是不亦悅乎。

2、小組長認真負責,組織能力強,合作學習井然有序,效果好,效率高

每位小組長都是一名稱職的小老師,課上、課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到什麼環節,學習小組改乾什麼,小組長心知肚明,組織很到位,不但沒有浪費時間,反而效率很高,組織組內全體同學都積極參與其中,全體成員都多種感官動了起來,尤其是腦瓜動了起來,這樣學習起來一定是有效、高效的。

為此於老師下了大量心血:

(1)加強對小組長的思想教育,逐步培養他們的責任心。

(2)對小組長進行正確誘導,不出現過激行為。

(3)把民主管理權讓給小組長。

(4)注重培養學生匯報交流的習慣。

3、不搞題海戰術,精講精練,重算理、算法

於老師設計練習題,都是本著少而精的原則,力求練習題體現層次性和開放性,因為當前的數學教學重點不在於做題,而是通過練習題讓學生各種能力得到發展。(當然,計算能力也是其中之一,不容忽視)

試想,如果學生的算理、算法都不清楚、不明白,做練習題的效果又會好到什麼程度呢?更談不上解決此類數學問題的能力提高了。

本堂課上,於老師不是通過課本例題直接告訴或講述梯形面積的公式這樣一個固定的結果,而是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呈現,重在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充分動手嘗試、合作討論,用多種辦法來推導梯形的面積,讓全體學生經歷一個自我發現的學習過程,他們的受益不僅僅是一個計算公式,而是多種解決問題飛辦法,並且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

4、有效教材整合,省時高效

學生在探究梯形面積的時候,不僅有學生探索出了梯形的面積等於上底加下底的和除以2乘以高,更有學生大膽探索出了上底加下底的和除以2就是梯形的中位線這一國中數學的概念,雖然學生不知道梯形中位線的概念,但是老師大膽趁熱打鐵,順勢而導,點出了梯形中位線的概念,從學習效果來看,學生自然接收了,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難怪於老師經驗材料里提到她用一年的時間就全部學完了9—12冊總計四冊的數學教材,並且經測試,全班學生對所學內容全部掌握,優秀率達到了100%,有時甚至達到平均分97.5分的高分,神奇之處,就是於老師對國小數學教材爛熟於胸,有效整合教材達到的神奇效果。

常言道,百聞不如一見,從親自聽課的情況來看,於老師絕不是吹噓,而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