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優質課評選活動”反思

(這段話耐人尋味,與諸位一同思索)教育的目的是要讓人們認識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認識到活著儘管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還是值得活下去的,從而快樂、充實、幸福地讀過自己的一生。也就是說,真正的教育乃是人生教育,生活教育,美感教育,善良教育,心靈教育,信任教育和幸福教育。

xx-x-xx

最後的三節課了,感覺大伙兒有些疲倦了,我也是。但好事還在後頭呢,這節《人物描寫一組》便是,xx學校的穆振成老師,從外表判斷應是中年,但課堂大氣、睿智、從容,對語文教學的實踐與思考不是一日之功了。我憑筆記僅整理他的教學設計予各位思考。

人物描寫一組

課前交流:請同學們將自學導航卡放在課桌正中間,把筆放在上邊,做好準備。下面我們來介紹你身邊的同學。

一、回顧導入

1.回顧《橋》這篇文章,為課堂教學內容做鋪墊。

師:我們剛剛學習了一篇小小說《橋》,裡面都有誰?

師:這就是這篇小說中的人物(板書)

師:寫了什麼事?這就是這篇小說的情節(板書)

師:文中反覆寫了洪水,這就是小說的環境(板書)

師:小說就是靠環境和情節來烘托人物形象的。今天的這篇課文選自三部小說(出示圖片)。這3篇課文是……(學生讀出課文名字)。

師:我們來看作者用了什麼方法,塑造了什麼形象呢?(板書)

二、預習反饋

1.你能讀準嗎?

【教法】①讀小嘎子中的詞語;②嚴監生中需要理解的詞;③鳳辣子中生僻詞尤其是穿著讀熟讀準。

2.寫字。

【教法】①生觀察說一說;②學生在自學導航卡上工工整整寫一遍。

三、重點學習嚴監生

由於第一篇是白話文,容易讀,老師就和大家一起讀讀第二篇。

1.師:一般人臨死前會想到什麼?

2.自學導航——默讀課文,想一想嚴監生臨死前最後的心愿是什麼?他是通過什麼方式向家人表達自己心愿的?請你畫出相關語句,用心讀一讀,體會體會嚴監生當時的心情。

3.師生交流

①出示相關句段,閱讀解決嚴監生的最後心愿是什麼。

②生生交流,嚴監生的家人是如何猜測的,他又是怎樣的反應?(體會人物動作的細節描寫)

③意境創設,走進人物內心,體會人物特點,領悟文章語言表達。

4.補充資料,深入認識人物。

《儒林外史》中對嚴監生吝嗇的描寫文字。體現他的吝嗇鬼形象。

了解諷刺的表達藝術。

四、匯報學習“小嘎子”

1.說說小嘎子給你的印象。(學生板書黑板)

2.自主學習匯報

默讀課文,畫出能夠表現小個子性格特點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作者是通過什麼方法寫出小嘎子的特點的,並試著讀出他的特點。

①自讀;②小組交流;③匯報;④教師出示關鍵句段,學生讀。

五、實踐活動

1.自主學習《“鳳辣子”初見林黛玉》

2.寫寫“我們身邊的人”

在眾多華美之中,這節課可謂獨樹一幟。既沒有開頭的師生談話,也沒有結尾的推薦閱讀。上人物描寫這組課文時,其他老師都選擇了其中的一篇,精心處理,而他統攬之。在《儒林外史》的大背景中,嚴監生是個性格複雜的人物,不僅僅是守財奴。但選入課文的“嚴監生”一文體現了主人公的節約、小氣,那么他就教到吝嗇為止。從時間上來看,其他老師教這組課文大約需要四節課不等(每篇需要一節課外加預習),這位老師大概三節課足矣。

語文便是這樣,沒有絕對的孰是孰非,各有各的理解。語文教學也是這樣,教得科學、合理,符合課程理念及語言規律,尊重學生的發展便是合理的。

下面是劉紅星老師闡釋顯性教學內容之運用能力,我傳達給大家。

運用能力——

布局謀篇(結構、思路、順序等)

表達方式方法(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說明、鋪墊、襯托、交代等)

遣詞造句(準確性、形象性、生動性等)

語言風格(平凡、幽默、調侃、樸實、優美、文雅等)

括弧里的詞語是對前面的解釋,但我想不一而足,舉例罷了。

xx-x-xx

接近尾聲了,但意猶未盡。中午用完午餐就可以“自由”了,回家見到親愛的兒子。但我卻似乎邁不動雙腳,因為心中還沉沉的,腦袋裡慢慢的。

在十八節課結束後,劉老師做了簡單的總結回顧。我原封不動的記錄下來,也給各位一個總結回顧吧。返回頭來思考,對於本次的優質課就有了清晰的認識和評價及自我的定位。

國小語文閱讀教學內容設計思考

一、教學內容的開發路徑

二、顯性教學內容

1.識字、寫字

2.朗讀

3.理解能力

4.運用能力

5.綜合性學習

劉老師沒做解釋,舉了幾個實例標題。我的理解是語文學習的實踐運用,及學科的整合,包括語文學科內部的整合及學科間的整合。

三、顯性教學內容的開發原則

基於學科價值——

見不到處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