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借鑑·啟示——留英學習總結

學習經歷是學習成果的重要組織部分,百聞不如一見,我感到在英兩個月時間的短暫,可看處還有不少,如英國社區簡約有序的管理,可以簡括為八個字,“定格(區域格線監控)、定位(不同層面的需求,在不同區位得到不同層面的服務;火車不同的區段有不同的座位)、定額(不同額度不同價位,不同人數不同的優惠,不同的車輛不同的限額)、定時”,對我們公安、城管、交通、街道等方面的工作可能有所啟發;如社區活動、市場定價等從中都可體會出有益的東西。

中國改革開放的××餘年,是中國經濟騰飛的××餘年,發展成就舉世矚目,比之與英國的發展程度,我們還須進一步增強發展的意識,加快發展的步伐。

三、結識了新朋友,對外交流得到加強

學習是一時的,學員間的交流是永久的。我們十分注重與外地學員的交往,增進與他們的友誼,積極爭取他們的幫助與支持。來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學相聚在新的環境中,由家庭生活轉向集體生活,實現由國內工作環境向國外學習環境的轉變,快速適應變化進入學習角色的過程是一個很好的能力素質鍛鍊過程,同吃同住同學習的零距離交流更是難得。

全班××名學員行業涉及寬,主要由國家菸草專賣局、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雲南省外專局、北京市市委組織部和十堰市市委組織部從××個不同單位選派產生。通過我們的介紹和提供的資料,學友們對十堰有了更多的感性認識,他們對武當山讚不絕口,特別是北京的十幾位同學對觀光十堰水源風光充滿了嚮往。十堰市是唯一不在省會城市的派員單位,學友們十分驚詫我們如何爭得同他們一道參加**班的機會,稱讚十堰領導的眼光和對人才的重視,相應對我們就顯得格外友好和熱情。

在班級里,我重點加強了與北京同學的交流,他們認為南水北調使十堰與北京血脈相連,包括他們在內很多的北京人過去對十堰的了解很少,加大對北京的宣傳很有必

要。我請他們做十堰的宣傳推介員,他們不僅樂意,而且願意在北京宣傳、旅遊、人員培訓等方面幫忙牽線搭橋,加強與十堰的人才培訓合作,在北京宣傳十堰,促進十堰旅遊等相關方面的發展,這是我的意外驚喜。

學員來自全國××個不同的城市,地域分布廣,回到各自工作崗位後,學友變朋友,朋友自然就成為不同城市間的聯繫橋樑,構成一個永不消逝的交流網路,這使我們十堰的幾位學員倍感珍惜,這也是我們學習期間最難得的收穫之一。

四、幾點學習體會

英國民眾雖然對中國的認知度在逐步提高,但仍然存在玻璃天花板和文化衝突。出國所見所聞,觸動並改變了我的一些觀念和看法,對我們開展工作帶來有益啟示,使我對一些問題有了更多思考。

(一)關於對發展問題的一點理解

學習使我加深了對科學發展的理解。一是科學發展不僅要尊重經濟規律,尊重自然規律,更重要的是達到經濟規律與自然規律的和諧統一,也就是說若經濟發展以破壞自然為代價,就會得不償失,就不是真正的發展,因此,考察發展狀況,不能片面強調可量化的經濟指標。二是科學發展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的,人居環境直接關係人的生存質量和生活水準,因此,堅持科學發展,人居環境的改善應該成為十堰發展追求的重要目標和展示十堰發展成果的重要方面。三是發展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發展的不同階段有發展的不同重點,不同方面的發展步伐要協調,也就是說在經濟加快發展的同時,文化、社會保障和人才等方面的發展要及時跟進,如果步調不一致,就可能出現障礙發展的新短板,甚至不和諧,因此,在突出發展重點的同時,要統籌其他方面的發展。四是發展要循序漸進,不能盲目冒進,急於求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涓細流,無以成江海”的名言佳句,同樣有助於我們對發展有一個過程的理解,因此,考察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發展成果,要重看增量和質量,不必用總量一把尺子量到底。五是發展要有科學規劃,整體設計,立法保障,持之以恆,不因人或換屆的改變而改變。

(二)關於對教育方面的一點思考

近五個月來,與外國教授的教學互動中,我體會最深的就是教育必須面向實踐。英國人守信、守矩、守時、守序,整體人文素質很高,給人印象深刻,這很大程度上在於英國的教育。中英存在一定差距,我認為縮小差距花費時間最長的方面,不在經濟方面,而在人文素質的提高上。我感覺國外教學重點是為實踐服務的,為解決實踐問題做啟發引導。從**大學的教學情況看,教學內容最大的特點就是理論闡述較少,實際案例很多;教學形式最大的優點就是鼓勵學員思考、參與、辯論,激發學員的思想火花,具體形式形象、互動,學員運用教學要點印象深刻,便於掌握;教學效果最大的亮點是重視對事實的多角度評價和應對策略分析,引導學員自行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學考試最大的異同點就是主觀題沒有標準答案,學生的答案不能跟老師的教案一致,否則作為零分處理,答案要反映學生自己思考的有創意的觀點,是種思維導向型教育,而非灌輸型教育。以服務實踐的教學效果為導向,這不僅對於國內教學具有借鑑意義,對於我們日常工作中組織會議、集中學習也是一個很好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