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績效如何評價

4.價值創造過程

價值創造過程的定義是:“為組織的顧客和組織的經營者創造收益的過程。”過程是指在組織內部或外部為顧客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相互聯繫的活動。在價值創造過程中,多數員工介入這些過程,通過這些過程產生組織的產品、服務,並給組織的股東和其他主要相關方帶來實際的經營結果。

5.支持過程

支持過程的定義是:“支持組織日常運作、生產、服務交付的過程。”支持過程可以包括財務與統計、設備管理、法律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公共關係和其他行政服務。這些過程雖然不能直接為顧客增加價值或創造價值,但為價值創造過程的實施起到保證、支持作用。其中關鍵支持過程包括人力資源服務、財務和會計管理、基礎設施管理等等對價值創造過程、員工和日常運作起最重要支持作用的過程。

6.使命

使命也稱為宗旨、目的,是指組織的角色、任務或總體功能,反映了一個組織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或價值,以及組織的靈魂之所在。使命可以界定為所服務的顧客或市場,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功能或價值,與眾不同的能力,或所運用的技術。組織的所有工作均應以使命為導向。而具體組織的使命是對其存在的規定,應有其獨特性。

7.願景

願景是指組織所渴望的未來圖景和境界,是一個組織的整體發展方向和所要追求的目標。願景描繪的是:哪兒是組織的前進方向,什麼是組織的圖謀,或者組織希望將來如何被理解。作為現代領導理論最具魅力的領導方式,願景規劃的領導必須具備相當的遠見卓識和高度的想像力。

8.價值觀

價值觀是指期望組織及其員工如何運作的指導原則或行為準則。它反映和增強組織所渴望的文化,以適當的方式,支持和指引每一位員工做決定,幫助組織完成其使命,達成其願景。價值觀必須以高層領導的行動和行為作為支持,並體現於組織全體人員的言行舉止中。

9.企業文化

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性格特徵,即個性,每個組織也同樣有其個性,我們稱之為企業文化。它是組織成員共有的價值和信念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組織成員的行為方式。對企業文化完整的定義是:組織在長期的生存和發展中形成的,為本組織所特有的,且為組織多數成員共同遵循的宗旨(使命)、最高目標(願景)、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範(價值觀)等的總和及其在企業活動中的反映。

卓越績效評價要點

卓越績效評價是一種診斷式的評價,既包括對組織的優勢和改進機會的定性評價部分,又包括總分為1000分的定量評價部分,以便全方位、平衡地診斷評價組織經營管理的成熟度。這兩部分的評價相互關聯,定性評價是定量評價的依據,而定量評價是定性評價的度量。除了初期自我評價可能會僅使用定性評價外,在大多數實際評價中兩者是聯合使用的。

從評價的主體角色看,卓越績效評價可分為第一方評價(自我評價)、第二方評價和第三方評價(質量獎評價);從評價的客體特徵看,卓越績效評價可分為資料評價(評價人員僅對反映組織過程和結果的書面資料進行評價)和現場評價(評價人員深入組織的運營現場進行評價);從評價人員的組織形態看,卓越績效評價又可分為獨立評價和合議評價(評價人員以團隊的方式進行討論,作出綜合一致的團隊評價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