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目標在各年段具體實施的探究》課題研究報告

(三)在課程資源上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其豐富性、多樣性遠遠超過單一的學科課程資源。我們根據本地區、本校的實際,把可以為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實施服務的一切因素髮掘出來,利用起來,使這門課程的設計更為科學,實施更為有效。

1、主題確定由完全由學生生成到學校有規劃的“預設與生成”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由國家設定,由地方和學校根據實際開發的課程,這就決定了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生成性。在第一學期的實驗中,由於對課題生成性的片面理解,認為施於學生的任何活動主題都是生成的,導致活動進程緩慢。同時發現如果完全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而獨立自主地選擇並確定研究主題,有的活動主題泛、大,有的沒有研究的價值,影響學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師指導的有效性;但如果是教師為學生預先選擇並設定研究主題,則會遏制學生自主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從而影響學生對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因此,在第二學期里我們立足社區環境資源特色,確定學校總課題——《走進安海》。再根據不同年段的年齡特點和探索能力,產生了不同方面,不同層次的子課題:二年級以“家鄉的風味小吃”為主線、三年級以“家鄉的風俗習慣”為主線,四年級以“家鄉的支柱產業”為主線,五年級以“家鄉的名勝古蹟”為主線來開發課程資源。實驗了一學期下來,發現這樣雖然有利於學校的整體規劃,但違背了綜合實踐活動的本質特性——生成性。生成性,意味著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活動方式、活動過程,都要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生的現實生活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活動的主題,從而自主確定和選擇的。因此,在這些預成的主題下,我們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自我生成和建構。如二年級,在學生品嘗了安海的各色風味小吃後,發現學生最感興趣的是“桔紅糕”,就產生了《品說桔紅糕》這一主題活動。五年級的學生在獲知安平橋(五里橋)被列入泉州十八景,他們想進一步探索安平橋的過去和現在,就產生了《漫話安平橋》這個主題活動。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不斷生成,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興趣盎然。

因此,我們發現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規劃和周密設計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為了使其生成性發揮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當然隨著活動過程的展開,學生在與情境的互動作用過程中會產生出新的目標、新的問題和新的對結果的設計,要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就要求我們教師要肯定其存在價值,認識到這些生成性目標與生成性主題的產生的必然性,從而將活動引向新的領域。

2、活動課題主線由單一地關注家鄉擴展到關注“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大主線。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貫穿著“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大主線,這就要求我們應該多方面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構成活動內容的豐富多彩。在實施一學期的“走進安海”系列活動後,我們發現我們探究的範圍太狹隘了。於是,在第二個學期實驗時,我們重新確定學校活動課題總主線——《童眼看世界》,再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探究能力,生成各年段的活動課題的子主線。如:二年級以“小小的我”為主線,包含:我的出生、認識我自己、我的身體、我愛我自己等;三年級以“我的家庭”為主線,包含:我的爸爸媽媽、父母的節日、尊老愛幼等;四年級以“我的學校生活”為主線,包含:我的同桌、我的老師、我的學習用品、我的校園、我為學校出謀獻策,校園植物戶口簿等;五年級以“我們成長的地方”為主線,包含: 家鄉的風味小吃、家鄉的風俗習慣、家鄉的名勝古蹟等;六年級則以“我們與社會對話”為主線,包含:環保、青少年成長話題,社會問題等。這個活動主線包括了政治方面、經濟方面、文化方面、藝術方面、科學方面、環保等方面,可以與學科教學相結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經過將近一年的實施,我們發現產生的活動主題範圍擴寬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很多,為探究與深度體驗做了有利的保證。

3、活動模式由表演式的匯報課到主題策劃課到方法系統指導的常態課。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嶄新的課程,如鄒開煌教授說的“上什麼,怎么上?”對於大多數老師需要的不僅僅是理念,而是具體的操作。因此我們在XX年的4月召開了第一次的案例研討活動,初步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形式:確定主題→制定方案→採用各種手段收集資料→整理→進行交流匯報。教學實踐的結果顯示,一開始就要求學生提主題,設計活動方案,收集處理信息,教師往往要用很大的力度去逐個指導,而且活動周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