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回憶過去歲月的美文欣賞:我家有輛腳踏車

:在幾十年前有一輛腳踏車那可是身份的象徵,無論走到哪兒都備受尊崇,作者的家裡小時候就有這么一輛腳踏車,這輛腳踏車轉動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有作者心中的回憶,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我家有輛腳踏車》。

家裡有輛腳踏車,也值得拿出來“顯擺”,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了。“三轉一響”四大件,在當時代表著一個家庭的物質生活水平。

和許多家庭一樣,我家的第一輛腳踏車是輛“二八大槓”,是比我個頭還高的大傢伙。童年記憶里,父親一閒下來,就會用抹布把車擦得鋥亮,車輪上的鋼絲,都要一根根抹乾淨。

那時候,坐著父親的腳踏車出門趕集、吃酒,是我們這群孩子最期盼的。最早坐在“二八大槓”的橫樑上,再大些就鬧著要坐車的后座了。腳踏車騎行在崎嶇顛簸的村路上,我顧不著屁股被硌得生疼,一雙小手緊緊攥住父親的褲腰帶。父親的背影顯得那般高大,我看不到前方的路,仰起脖子,只望見天空格外湛藍。

大人們常說,調皮的孩子不用打。記得有一次,我正在車后座上手舞足蹈,突然一陣鑽心的疼痛,原來是一隻腳被絆進了車輪。回到家裡,母親又是責備又是心疼,問我:“以後還坐腳踏車嗎?”我用淚水汪汪的眼睛看了看架在門口的“罪魁禍首”,作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坐。”

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腳踏車,是我到鄉里上國中的時候。那是父親托人買來的一輛舊腳踏車,銹跡斑斑,叮噹作響。我沒有什麼可以埋怨的,因為早我一年入學的姐姐,騎的也是一輛二手車。

父親用了大半天時間,對我的腳踏車一番修整,又用專門買來的黑漆給車身重新上色著裝,直到可以滿足一個少年的虛榮心。他已是連續第二年這樣做了。

那時候,鄉下的土路一下雨就泥濘不堪,腳踏車剛推出幾米遠,車輪就被爛泥塞住。到了早上準備上學的時候,父親用一根扁擔,一頭挑起一輛腳踏車,把我和姐姐送到莊外硬化的馬路上。晚上放學歸來,父親早已扶著扁擔守在路口。熟人見了,打趣問父親挑的是什麼莊稼,父親只是呵呵笑。等挑起“擔子”,一步一滑地走在我們前面,父親嘴裡念叨著:“等你們倆這茬莊稼成熟就好了。”

“莊稼”成熟了,姐姐和我相繼離家求學、就業,去往腳踏車到達不了的地方。

家裡又見腳踏車,是在幾年前。我新的工作單位離家不遠,騎腳踏車只需十分鐘時間。看著路上的擁堵,想著停車的不便,我決定買輛腳踏車上下班,輕便快捷,綠色出行。

一天,我騎車載女兒去圖書館,一路上小丫頭的話比平時多許多。她說:“爸爸,你騎機車送過我,開小汽車送過我,想來想去,還是腳踏車最好。”我問為什麼,她說:“腳踏車是慢慢的,你可以陪我聊天呀。我還可以抬頭看天空,天空真藍呀……”

父親見我買腳踏車,起先不理解。他開玩笑說:“現在生活好了,很多事情卻過回頭了。以前吃不起肉,現在有條件了,倒天天喊著吃素。以前只能蹬腳踏車,現在家裡有汽車了,卻不願意開。”

我的父母是在國家改革開放那年結的婚,已經四十年了。他們常說,以前做夢也沒想到能過上今天的生活。是呀,我們的生活在變,騎腳踏車的人在變,車輪下的路也在變。不變的,是頭頂湛藍的天空,和仰望天空時的那份憧憬。

公眾號:尹山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