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卷八十二 列傳第七十



安生既學為儒宗,嘗受其業,擅名於後者,有馬榮伯、張黑奴、竇士榮、孔籠、劉焯、劉炫等,皆其門人焉。所撰《周禮義疏》二十卷,《禮記義疏》三十卷、《孝經義》一卷,並行於世。安生與同郡宗道暉、張暉、紀顯敬、徐遵明等為祖師。道暉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將初臨,輒服以謁見,仰頭舉肘,拜於屐上,自言學士比三公。後齊任城王湝鞭之,道暉徐呼安偉,安偉出,謂人曰:"我受鞭,不漢體。"復躡屐而去。冀州人為之語曰"顯公鍾,宋公鼓,宗道暉屐,李洛姬肚",謂之四大。顯公,沙門也,宋公,安德太守也;洛姬,婦人也。

安生在山東時,歲歲游講,從之者傾郡縣。或誑之曰:"某村古冢,是晉河南將軍熊光,去七十二世。舊有碑,為村人埋匿。"安生掘地求之,不得,連年訟焉。冀州長史鄭大讙判之曰:"七十二世,乃是羲皇上人;河南將軍,晉無此號。訴非理記。"安生率其族向冢而號。將通名,見徐之才、和士開二人相對,以徐之才諱"雄",和士開諱"安",乃稱"觸觸生",群公哂之。

樂遜,字遵賢,河東猗氏人也。幼有成人之操,從徐遵明於趙、魏間,受《孝經》、《喪服》、《論語》、《詩》、《書》、《禮》、《易》、《左氏春秋》大義。尋而山東寇亂,學者散逸,遜於擾擾之中,猶志道不倦。大統七年,除子都督。九年,太尉李弼請遜教授諸子。既而周文盛選賢良,授以守令。相府戶曹柳敏、行台郎中盧光、河東郡丞辛粲相繼舉遜,稱有牧人之才。弼請留不遣。魏廢帝二年,周文召遜教授諸子。在館六年,與諸儒分授經業,講《孝經》、《論語》、《毛詩》及服虔所注《春秋左氏傳》。周閔帝踐阼,以遜有理務材,除秋官府上士,轉小師氏下大夫。自譙王儉以下,並束脩行弟子之禮。遜以經術教授,甚有訓導之方。及衛公直鎮蒲州,遜為直主簿。

武成元年六月,以霖雨經時,詔百官上封事。遜陳時宜十四條,其五條切於政要。其一,崇教方。其二,省造作。其三,明選舉。其四,重戰伐。其五,禁奢侈。保定二年,以訓導有方,頻加賞賜,遷遂伯中大夫。五年,詔魯公贇、畢公賢等,俱以束脩之禮,同受業焉。

天和元年,岐州刺史陳公純舉遜以賢良。五年,遜以年在懸車,上表致仕,優詔不許。於是賜以粟帛及錢等,授湖州刺史,封安邑縣子。人多蠻左,未習儒風。遜勸勵生徒,加以課試,數年之間,化洽州境。蠻俗生子,長大多與父母異居。遜每加勸導,多革前弊。在任數載,頻被褒錫。秩滿還朝,拜皇太子諫議,復在露門教授皇子。大象初,進爵崇業郡公,又為露門博士。二年,進位開府儀同大將軍,出為汾陰郡守。遜以老病固辭,詔許之,乃改授東揚州刺史。仍賜安車、衣服及奴婢等,又於本郡賜田十頃,儒者以為榮。隋開皇元年,卒於家,年八十二。贈本官,加蒲、陝二州刺史。

遜性柔謹,寡交遊,立身以忠信為本。不自矜尚。每在眾言論,未嘗為人之先,學者以此稱之。所著《孝經》、《論語》、《毛詩》、《左氏春秋序論》十餘篇。又著《春秋序義》,通賈、服說,發杜氏違,辭理並可觀。

初,周又有黎景熙,以古學顯。

黎景熙,字季明,河間鄭人,少以孝行聞於世。曾祖嶷,魏太武時,以軍功賜爵容城縣男,後為燕郡守。祖鎮、父瓊,並襲爵。季明少好讀書,性強記默識,而無應對之能。其從祖廣,太武時尚書郎,善古學。常從吏部尚書清河崔宏受字義,又從司徒崔浩學楷篆,自是家傳其法。季明亦傳習之,頗與許氏有異。又好玄象,頗知術數,而落魄不事生業。有書千餘卷。雖窮居獨處,不以饑寒易操。與范陽盧道源為莫逆交。永安中,道源勸令入仕,始為威烈將軍。孝武西遷,季明乃寓居伊洛。侯景徇地河外,召季明從軍,稍遷黎陽郡守。季明從至懸瓠,察景終不足恃,遂去之。客於潁川。時王思政鎮潁川,累使召季明,留於內館。月余,周文又征之,遂入關。乃令季明正定古今文字於東閣。大統末,拜著作佐郎。於時倫輩,皆位兼常伯,車服華盛,唯季明獨以貧素居之,而無愧色。又勤於所職,著述不怠。然性尤專固,不合於時,是以一為史官,遂十年不調。武成末,遷外史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