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卷十九 列傳第七



河間王若字叔儒,未封而薨。追封河間,謚曰孝。詔京兆康王子太安為後。太安於若為從弟,非相後之義,廢之。以齊郡王子琛繼。

琛字曇寶,幼敏慧,孝文愛之。宣武時,拜定州刺史。琛妃,宣武舅女,高皇后妹。琛憑恃內外,在州貪婪。及還朝,靈太后詔曰:"琛在定州,唯不將中山宮來,自余無所不致,何可敘用!"由是廢於家。琛以明帝始學,獻金字《孝經》。又無方自達,乃與劉騰為養息,賂騰金寶巨萬計。騰為言,乃得兼都官尚書。出為秦州刺史,在州聚斂,百姓吁嗟。東益、南秦二州氐反,詔琛為行台,仍充都督,還攝州事。既總軍省,求欲無厭。進討氐、羌,大被摧破。內恃劉騰,無所畏憚。為中尉彈糾,會赦,除名。尋復王爵。後討鮮于修禮,敗,免官爵。後討汾晉胡、蜀,卒于軍,追復王爵。

安豐王猛字季烈,太和五年封,加侍中。出為鎮都大將、營州刺史。猛寬仁雄毅,甚有威略,戎夷畏愛之。薨於州,贈太尉,謚曰匡。

子延明襲。宣武時,授太中大夫。延昌初,歲大飢,延明乃減家財以拯賓客數十人,並贍其家。至明帝初,為豫州刺史,甚有政績。累遷給事黃門侍郎。延明既博極群書,兼有文藻,鳩集圖籍萬有餘卷。性清儉,不營產業。與中山王熙及弟臨淮王彧等並以文學令望,有名於世。雖風流造次不及熙、彧,而稽古淳篤過之。遷侍中,詔與侍中崔光撰定服制。後兼尚書右僕射。以延明博識多聞,敕監金石事。

及元法僧反,詔為東道行台、徐州大都督,節度諸軍事。與都督臨淮王彧、尚書李憲等討法僧。梁遣其豫章王綜鎮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人譽;招懷舊土,遠近歸之。綜既降,延明因以軍乘之。復東南之境,至宿、豫而還。遷都督,徐州刺史。頻經師旅,人物雕弊。延明招攜新故,人悉安業,百姓鹹附。

莊帝時,兼大司馬。元顥入洛,延明受顥委寄。顥敗,奔梁,死於江南。莊帝末,喪還。孝武初,贈太保,王如故,謚曰文宣。

所著詩賦讚頌銘誄三百餘篇。又撰《五經宗略》、《詩禮別義》;注《帝王世紀》及《列仙傳》。又以河間人信都芳工算圖。又集《器準》九篇,芳別為之注,皆行於世矣。

孫長儒,孝靜時襲祖爵。

獻文皇帝七男:思皇后生孝文皇帝;封昭儀生鹹陽王禧;韓貴人生趙郡靈王乾、高陽文穆王雍;孟椒房生廣陵慧王羽;潘貴人生彭城武宣王勰;高椒房生北海王詳。

鹹陽王禧字思永,太和九年封,加侍中、驃騎大將軍、中都大官。文明太后令皇子皇孫於靜所別置學,選忠信博聞之士為之師傅,以匠成之。孝文以諸弟典三都職,謂禧曰:"弟等皆幼年任重,三都折獄,特宜用心。夫未能操刀而使割錦,非傷錦之尤,實授刀之責。"文明太后亦致誡勖。出為使持節、開府、冀州刺史,孝文餞於南郊。又以濟陽王郁枉法賜死之事遣告禧,因以誡之。後禧朝京師,詔以廷尉卿李沖為禧師。

時王國舍人應取八族及清修之門,禧取任城王隸戶為之,深為帝責。帝以諸王婚多猥濫,於是為禧娉故潁川太守隴西李輔女;河南王乾娉故中散代郡穆明樂女;廣陵王羽娉驃騎諮議參軍榮陽鄭平城女;潁川王雍娉故中書博士范陽盧神寶女;始平王勰娉廷尉卿隴西李沖女;北海王詳娉吏部郎中榮陽鄭懿女。

有司奏:"冀州人蘇僧瓘等三千人稱禧清明,有惠政,請世胙冀州。"詔曰:"畫野由君,理非下請。"入除司州牧。詔以禧元弟之重,食邑三千戶,自餘五王皆食邑二千。

孝文引見朝臣,詔斷北語,一從正音,禧贊成其事。於是詔:"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降爵黜官。若仍舊俗,恐數世之後,伊洛之下,復成被發之人。朕嘗與李沖論此,沖言:'四方之語,竟知誰是;帝者言之,即為正矣,何必改舊從新。'沖之此言,應合死罪。"乃謂沖曰:"卿實負社稷。"沖免冠陳謝。又責留京之官曰:"昨望見婦女之服,仍為夾領小袖,何為而違前詔?"禧對曰:"陛下聖過堯、舜,光化中原。舛違之罪,實合處刑。"孝文曰:"若朕言非,卿等當奮臂廷論,如何入則順旨,退有不從?昔舜語禹:'汝無面從,退有後言。'卿等之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