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紀》附錄


明黃姬水刊本,十一行二十字,有嘉靖戊申黃姬水序。
馮己蒼舒校用朱墨筆。黃丕烈校用墨筆,有跋錄後:“崇禎癸酉九月讀一過,此本訛繆百出,幾不能成章矣,奈何!孱守老人識於默庵,時二十四日燈下。”

“此書大略以治功為本,舉而厝之,可以理世,細瑣之事,一切闕如,立身之節亦所輕也。後之讀者知之。老人又記。”

“此書系明刻,合前後漢紀而為一部,予於辛亥歲得諸酉山書肆中。開卷見朱墨兩筆稍有點讀而未終,遇脫落處則曰疑有誤,乃知此人亦未得善本校讎,故所閱未竟,惟落款孱守老人初不知為何人。及檢錢遵王讀書敏求記,知為馮己蒼,方悟卷首之大樹將軍印本馮氏印也。然讎校未竟,頗為惋惜。今秋偶過學余書肆,見插架有舊鈔前漢紀,攜歸與此本對勘,此所脫落大半賴鈔本補完,誠一快事。舊鈔卷首多目錄一紙,書中遇宋諱如桓、匡、愍、敬,盡從闕筆,其為照宋鈔無疑,雖殘缺亦所不免,想宋刊亦同,故無從補竟耳。壬子九秋朔日校畢書此誌喜,古吳黃丕烈。”

前漢紀卷三十尾有墨書:“右通直郎時添差充紹興府會稽縣丞莊革校正”一行。余曾見海虞瞿氏藏鈔本正同,殆同出一源也。後漢紀亦略校十許處,大抵據通鑑考異所引也。馮氏二跋錄後:“崇禎癸酉,孱守老人讀一過。大略荀書略而裁,非關乎政治之得失不苟存也,即立身大節間亦缺如。袁書增其所刪,不知流於支也。古今人不相及大概若斯,而況於今也哉。是月為是日為一。燈下識。”

“是夜聞有異聲於西樓者,余剛決不信,遂與徐介甫、從弟叔昭移床據之,閱畢此卷而寢。”

明萬曆二十六年南京國子監本,十行二十字。

按:故人吳佩伯慈培於此書致力最勤,言此南監本最佳,亦最難得,遠勝呂楠及黃姬水刊本,故附存之。

後漢紀舊寫本,十一行二十字。

盛昱舊藏,卷尾有朱筆跋云:
“此與荀紀內改刓皆依漢書、通鑑,尚需舊本正之。蔣氏新刻訛謬更甚。甲辰五月。”

“乾隆己巳四月三十日、五月初一、二、三、四日讀。”


引用書目
史記 漢司馬遷撰 中華書局二十四史本
漢書 漢班固撰 中華書局二十四史本
後漢書 劉宋范曄撰 中華書局二十四史本
三國志 晉陳壽撰 中華書局二十四史本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撰 中華書局標點本
東觀漢記 漢班固劉珍等撰 聚珍版本
後漢書補逸 清姚之駰輯 康熙柏筠書屋刻本
七家後漢書 清汪文台輯 光緒八年鎮海林氏刊本
東塾遺稿續後漢紀 清陳澧撰 稿本
兩漢紀字句異同考 清蔣國祚撰 康熙蔣氏兄弟本兩漢紀末附
兩漢紀校記 清陳璞撰 學海堂本兩漢紀末附
兩漢紀校釋 清鈕永建撰 南菁講舍文集本
後漢書集解 清王先謙撰 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後漢書補註 清惠棟撰 叢書集成本
後漢書疏證 清沈欽韓撰 光緒浙江書局本
後漢書注補正 清周壽昌撰 叢書集成本
後漢書補註續 清侯康撰 叢書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