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列傳第四十五



十五年,有司以日食陰盛,奏遣諸王侯就國。詔曰:"甲子之異,責由一人。諸王幼稚,早離顧復,弱冠相育,常有《蓼莪》、《凱風》之哀。選懦之恩,知非國典,且復須留。"至冬,從祠章陵,詔假諸王羽林騎各四十人。後中傅衛私為臧盜千餘萬,詔使案理之,並責慶不舉之狀。慶曰:"以師傅之尊,選自聖朝,臣愚唯知言從事聽,不甚有所糾察。"帝嘉其對,悉以臧財賜慶。及帝崩,慶號泣前殿,嘔血數升,因以發病。

明年,諸王就國,鄧太后特聽清河王置中尉、內史,賜什物皆取乘輿上御,以宋衍等並為清河中大夫。慶到國,下令:"寡人生於深宮,長於朝廷,仰恃明主,垂拱受成。既以薄祐,早離顧復,屬遭大憂,悲懷感傷。蒙恩大國,職惟藩輔,新去京師,憂心煢煢,夙夜屏營,未知所立。蓋聞智不獨理,必須明賢。今官屬並居爵任,失得是均,庶望上遵策戒,下免悔咎。其糾督非枉,明察典禁,無令孤獲怠慢之罪焉。"

鄧太后以殤帝襁抱,遠慮不虞,留慶長子祐與嫡母耿姬居清河邸。至秋,帝崩,立祐為嗣,是為安帝。太后使中黃門送耿姬歸國。

帝所生母左姬,字小娥,小娥姊字大娥,犍為人也。初,伯父聖坐妖言伏誅,家屬沒官,二娥數歲入掖庭,及長,並有才色。小娥善《史書》,喜辭賦。和帝賜諸王宮人,因入清河第。慶初聞其美,賞傅母以求之。及後幸愛極盛,姬妾莫比。姊妹皆卒,葬於京師。

慶立凡二十五年,乃歸國。其年病篤,謂宋衍等曰:"清河埤薄,欲乞骸骨於貴人冢傍下棺而已。朝廷大恩,猶當應有祠室,庶母子並食,魂靈有所依庇,死復何恨?"乃上書太后曰:"臣國土下濕,願乞骸骨,下從貴人於樊濯,雖歿且不朽矣。及今口目尚能言視,冒昧乾請。命在呼吸,願蒙哀憐。"遂薨,年二十九。遣司空持節與宗正奉弔祭;又使長樂謁者僕射、中謁者二人副護喪事;賜龍旂九旒,虎賁百人,儀比東海恭王。太后使掖庭丞送左姬喪,與王合葬廣丘。

子愍王虎威嗣。永初元年,太后封宋衍為盛鄉侯,分清河為二國,封慶少子常保為廣川王,子女十一人皆為鄉公主,食邑奉。明年,常保薨,無子,國除。

虎威立三年薨,亦無子。鄧太后復立樂安王寵子延平為清河王,是為恭王。

太后崩,有司上言:"清河孝王至德淳懿,載育明聖,承天奉祚,為郊廟主。漢興,高皇帝尊父為太上皇,宣帝號父為皇考,序昭穆,置園邑。大宗之義,舊章不忘。宜上尊號曰孝德皇,皇妣左氏曰孝德後,孝德皇母宋貴人追謚曰敬隱後。"乃告祠高廟,使司徒持節與大鴻臚奉策書璽綬之清河,追上遵號;又遣中常侍奉太牢祠典,護禮儀侍中劉珍等及宗室列侯皆往會事。尊陵曰甘陵,廟曰昭廟,置令、丞,設兵車周衛,比章陵。復以廣川益清河國。尊耿姬為甘陵大貴人。又封女弟侍男為涅陽長公主,別得為舞陰長公主,久長為濮陽長公主,直得為平氏長公主。餘七主並早卒,故不及進爵,追贈敬隱後女弟小貴人印綬,追封謚宋楊為當陽穆侯。楊四子皆為列侯,食邑各五千戶。宋氏為卿、校、侍中、大夫、謁者、郎吏十餘人。孝德後異母弟次及達生二人,諸子九人,皆為清河國郎中。耿貴人者,牟平侯舒之孫也。貴人兄寶,襲封牟平侯。帝以寶嫡舅,寵遇甚渥,位至大將軍,事已見《耿舒傳》。

延平立三十五年薨,子蒜嗣。沖帝崩,征蒜詣京師,將議為嗣。會大將軍梁冀與梁太后立質帝,罷歸國。

蒜為人嚴重,動止有度,朝臣太尉李固等莫不歸心焉。初,中常侍曹騰謁蒜,蒜不為禮,宦者由此惡之。及帝崩,公卿皆正議立蒜,而曹騰說梁冀不聽,遂立桓帝。語在《李固傳》。蒜由此得罪。

建和元年,甘陵人劉文與南郡妖賊劉鮪交通,訛言清河王當統天下,欲共立蒜。事發覺,文等遂劫清河相謝暠,將至王宮司馬門,曰:"當立王為天子,暠為公。"暠不聽,罵之,文因刺殺暠。於是捕文、鮪誅之。有司因劾奏蒜,坐貶爵為尉氏侯,徙桂陽,自殺。立三年,國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