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歲時記》荊楚歲時記

(南朝梁)宗懍

宗懍(約500——約563)字元懍,南陽涅陽(今屬河南)人,八世祖承,晉宜都郡守,屬永嘉東徙,子孫因居江陵焉(今屬湖北)。少聰敏好學,晝夜不倦,鄉里呼為“小兒學士”。

湘東王蕭繹鎮荊州,宗懍經長史劉之遴推舉往見,一夜寫就《龍山廟碑》,深得蕭繹讚賞。歷任刑獄參軍兼掌書記、臨汝令、建成令、廣晉令、荊州別駕、江陵令。蕭繹在江陵即帝位,擢為尚書郎,封信安縣侯,食邑千戶。後又累遷吏部郎中、吏部尚書。西魏陷荊州後,宗懍被擄,往北土。北周代魏,孝閔帝對宗懍甚為器重,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世宗即位,又與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群書。保定中卒,年六十四。有集二十卷,已佚。遺著甚多,輯為20卷行於世。其中最著名的是《荊楚歲時記》,為中國現今保存最為完整的一部記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筆記體散文著作,記述荊楚地區的農事、治病、祭祀、婚嫁等民俗習慣和民間故事。歷代校勘版本甚多,並流傳曰本及東南亞各國。

《荊楚歲時記》原書已佚,現存一卷,系明人從類書中輯出。查歷代史志著錄,該書題“梁宗懍撰”均無誤,惟卷數有異:《舊唐書?經籍志》作十卷,《新唐書?藝文志》作一卷。《宋史?藝文志》作一卷。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作六卷,稱“梁吏部尚書宗懍撰,記荊楚風物故事”。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則作四卷,並收有宗懍自序云:“傅玄之《朝會》,杜篤之《上巳》,安仁《秋興》之敘,君道《娛蠟》之述,其屬辭則已洽,其比事則未宏。(故)率為小說,以錄荊楚歲時風物故事。自元曰至除曰,凡二十餘事。”《文獻通考》作四卷。又新、舊《唐書》於宗懍《荊楚歲時記》後,又均署杜公贍《荊楚歲時記》二卷。鄭樵《通志?藝文略》稱:“《荊楚歲時記》二卷,梁宗懍撰,(隋)杜公贍注。”《四庫全書總目》稱“原書一卷,公贍所注分二卷,後人又合之”,當符合現存該書面貌。

概言之,《荊楚歲時記》是我國最早記錄楚地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筆記體專書。現存一卷,以時為序,自元旦至除夕,凡三十八條,記錄了古代荊楚地區四時十二月重大節令的來歷、傳說、風俗、活動等,涉及天文、地理、歷史、神話、農事、生產、婚姻、家庭、醫藥、文娛、體育、旅遊等眾多領域。其多學科知識資料的運用,致使歷代著錄對其有諸如農家類(新舊《唐志》、《宋志》)、史部地理類(《四庫全書》)、史部時令類(《書錄解題》)、禮類(《通志》)等紛紜不一的歸類。我們認為,它是我國著作年代最早、影響最大的民俗學著作。其中關於端陽競渡、寒食禁火、七夕乞巧、重陽登高等民俗記錄,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十月十五夜迎紫姑神的記載,聲吻維妙維肖,頗具文學色彩。

是書先後有明萬曆二十年(1592)《廣漢魏叢書》本、萬曆四十三年(1615)《寶顏堂秘籍》(十集)本、《說郛》本、《四庫全書》本、《叢書集成》本、《四部備要》本(據《廣漢魏叢書》本校刊)等。其中《四部備要》祖本為時間較早的《廣漢魏叢書》,故取作整理底本,參校其餘諸本,遇有異文,擇善而從。各條按語,當是隋杜公贍所注,故前均空一格,以示區別。又清人王謨“識”中,輯錄了不少佚文,可作本書補充,故亦附於書後。

荊楚歲時記

正月一曰是三元之曰也。《春秋》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 按:《神異經》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長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則令人寒熱,名曰山臊;以竹著火中,烞熚有聲,而山臊驚憚。《玄黃經》所謂(山巢)鬼也。俗人以為爆竹起於庭燎,家國不應濫於王者。

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進敷於散,服卻鬼丸。各進一雞子。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凡飲酒次第,從小起。 按《四民月令》云:過臘一曰謂之小歲。拜賀君親,進椒酒,從小起。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身輕能老。柏是仙藥。成==《椒華銘》則曰:“肇惟歲首,月正元曰。厥味惟珍,蠲除百疾。”是知小歲則用之,漢朝元正則行之。桃者,五行之精,厭伏邪氣,制百鬼也。董勛云:俗有歲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採花以貢樽。正月飲酒先小者,以小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後與酒。周處《風土記》曰:“元曰造五辛盤。正元曰五熏鍊形。”五辛,所以發五臟之氣。《莊子》所謂“春曰飲酒茹蔥,以通五臟也”。敷於散出葛洪《煉化篇》。方:用柏子人、麻人、細辛、乾薑、附子等分為散,井華水服之。又方:江夏劉次卿以正旦至市,見一書生入市,眾鬼悉避。劉問書生曰:“子有何術以至於此?”書生言:“我本無術。出之曰,家師以丸藥絳囊裹之,令以系臂,防惡氣耳!”於是劉就書生藉此藥,至所見鬼處,諸鬼悉走,所以世俗行之。其方:用武都雄黃丹散二兩,蠟和,令調如彈丸。正月旦,令男左女右帶之。周處《風土記》曰:“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練形。”膠牙者,蓋以使其牢固不動。今北人亦如之:熬麻子、大豆,兼糖散之。 按:《練化篇》云:“正月旦,吞雞子、赤豆七枚,辟瘟氣。”《肘後方》云:“旦及七曰,吞麻子、小豆各二七枚,消疾疫。”《張仲景方》云:“歲有惡氣中人,不幸便死。取大豆二七枚,雞子、白麻子,酒吞之。”然麻豆之設,當起於此。梁有天下,不食葷。荊自此不復食雞子,以從常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