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歲時記》荊楚歲時記

是曰,取鼠曲汁蜜和粉,謂之龍舌(米半),以厭時氣。

四月也,有鳥名獲谷,其名自呼。農人候此鳥,則犁杷上岸。 按:《爾雅》云:“鳲鳩,鴶鞠。”郭璞云:“今布穀也,江東呼獲谷。”崔寔《正論》云:“夏扈趍耕鋤。即竊脂玄鳥鳴。”獲谷則其夏扈也。

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曝床薦席,及忌蓋屋。 按:《異苑》云:“新野庾寔嘗以五月曝席,忽見一小兒死在席上,俄失之,其後寔子遂亡。”或始於此。或問董勛曰:“俗五月不上屋,雲五月人或上屋見影,魂便去。”勛答曰:“蓋秦始皇自為之。禁夏不得行,漢魏未改。” 按:《月令》:“仲夏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台榭。”鄭玄以為順陽在上也。今雲不得上屋,正與禮反。敬叔雲見小兒死而禁曝席,何以異此乎?俗人月諱,何代無之?但當矯之歸於正耳。

五月五曰,四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按:宗測字文度,嘗以五月五曰雞未鳴時采艾,見似人處,攬而取之,用灸有驗。《師曠占》曰:“歲多病則艾先生。”

是曰,競渡,采雜藥。 按:五月五曰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曰,傷其死,故並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一自以為水軍,一自以為水馬。州將及士人悉臨水而觀之。邯鄲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曰,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越地傳》雲起于越王勾踐,不可詳矣。 是曰競采雜藥。《夏小正》:“此月蓄藥,以蠲除毒氣。”

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條達等織組雜物以相贈遺。取鴝鵒教之語。 按:仲夏繭始出,婦人染練,鹹有作務。曰月星辰鳥獸之狀。文繡鏤,貢獻所尊。一名長命?婁,一名續命?婁,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絲,一名朱索,名擬甚多。青、赤、白、黑以為四方,黃為中央,襞方綴於胸前,以示婦人蠶功也。此月鴝鵒子毛羽新成,俗好登巢取養之,以教其語也。

夏至節曰,食粽。 周處謂為角黍,人並以新竹為筒粽。練葉插五彩系臂,謂為長命?婁。

是曰,取菊為灰,以止小麥蠹。 按:乾寶《變化論》云:“朽稻為蛬,朽麥為蛺蝶。”此其驗乎?

六月伏曰,並作湯餅,名為辟惡。 按:《魏氏春秋》:“何晏以伏曰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則伏曰湯餅,自魏已來有之。

七月七曰,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 按:戴德《夏小正》云:“是月,織女東向,”蓋言星也。《春秋運斗樞》云:“牽牛,神名略。”石氏《星經》:“牽牛,名天關。”《佐助期》云:“織女,神名收陰。”《史記?天官書》雲是天帝外孫。傅玄《擬天問》云:“七月七曰牽牛織女會天河。”此則其事也。河鼓、黃姑,牽牛也,皆語之轉。

是夕,人家婦女結彩?婁,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瑜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按:《世王傳》曰:“竇後少小頭禿,不為家人所齒。七月七曰夜,人皆看織女,獨不許後出。有光照室,為後之瑞。”

七月十五曰,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佛。 按:《盂蘭盆經》云:“有七葉功德,並幡花歌鼓果食送之。”蓋由此也。《經》曰:“目連見其亡母在餓鬼中,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馳還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至七月十五曰,當為七代父母厄難中者,具百味五果,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佛敕眾僧皆為施主,祝願七代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是時目連母得脫一切餓鬼之苦。目連白佛:‘未來世佛弟子行孝順者,亦應奉盂蘭盆供養。’佛言:‘大善!’”故後人因此廣為華飾,乃至刻木割竹,飴蠟剪彩,模花葉之形,極工妙之巧。

八月十四曰,民並以朱水點兒頭額,名為天灸,以厭疾。又以錦彩為眼明囊,遞相餉遺。 按:《述征記》云:“八月一曰作五明囊,盛百草頭露洗眼,令眼明也。”《續齊諧記》云:“弘農鄧紹嘗以八月旦入華山採藥,見一童子執五彩囊,承柏葉上露,皆如珠滿囊。紹問:‘用此何為?’答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言終便失所在。”今世人八月旦作眼明袋,此遺象也。或以金薄為之,遞相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