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老書生仗義舞龍泉 小美女銜恩脫虎穴

到了薛家,許多人圍在門首喊成一片,口口聲聲只要織機女子出來送命。姚芷馨嚇的不 敢上前。唐敖同多、林二人擠到門首,只見樹林那個大漢也在其內。唐敖因見人眾,即大聲 說道:“諸住且停喧嚷,聽我一言奉告:這薛家不過在此暫居,今我三人特來接他們同回天 朝。眾人暫且各散,自有計較。”那大漢聽了,曉得唐敖手頭利害,只得帶著眾人,紛紛四 散。乳母把門叫開,姚芷馨引著三人進去,見了宣氏夫人。薛蘅香嚇的戰戰兢兢,帶著兄弟 薛選,出來見禮。姚芷馨把唐敖樹林相救,並勸散眾人之話,告訴宣氏一遍。宣氏泣拜,備 述歷年避難各話,並求唐敖設法籌一安身之地。

多九公道:“前在東口山,駱小姐曾有托寄薛小姐之信,唐兄何不取出?據老夫愚見: 夫人莫若投奔彼處,彼此也好照應。”唐敖將信取出,薛蘅香接過看了道:“原來紅蕖姐姐 候叔叔海外回來。如遇恩赦,即隨太公同回家鄉,因此來約侄女做伴,以候機緣。他既有信 來約,此處又難久居,自應投奔東口為是。”林之洋道:“昨日俺見海口有隻熟船,不日就 回天朝,夫人搭了這船,倒也甚便。”宣氏道:“如此雖善,但缺路費,這卻怎好?”唐敖 道:“這個不消嫂嫂過慮,小弟自有預備。”因托林之洋先去看船,薛蘅香即同姚芷馨收拾 行李。唐敖見蘅香品貌甚佳,忽然想起魏家兄妹,意欲替他們作伐,即將此意並麟鳳山相會 的話說了,宣氏甚喜,欲懇唐敖賜一書信,以便順路到彼,上去望望。唐敖應允。

不多時,林之洋把船看定,眾水手搬發行李。唐敖命薛選引到薛仲璋墳墓,慟哭一場, 把靈樞搬到船上,一齊登舟。宣氏與呂氏互相拜往。耽擱一日。次日,唐敖寫了鱗鳳、東口 書信,並送許多路費,宣氏再三拜謝。姚芷馨、薛蘅香感激唐敖救命之德,戀戀不捨,灑淚 而別。行了多時,到了麟鳳山,訪到魏家,投了書信,兩家結為“秦晉之好”。萬氏夫人因 薛選家傳絕好連珠槍,留下宣氏同居,就命薛選在山驅除野獸,後來絡紅蕖在水仙村起身, 寄信與薛蘅香,眾人這才同回故鄉。

那日唐敖送過宣氏,也就開船。不多幾日,到了歧舌國。林之洋素知國人最喜音樂,因 命水手攜了許多笙笛,並將勞民國所買雙頭鳥兒也帶去貨賣。唐、多二人也就卜去。只見那 些人滿嘴唧唧呱呱,不知說些甚么。唐敖道:“此處講話,口中無數聲音,九公可懂得 么?”多九公道:“海外各國語音惟歧舌難懂,所以古人說:‘歧舌一名反舌,語不可知, 惟其自曉。’當日老夫意欲習學,竟無指點之人,後來偶因販貨路過此處,住了半月,每日 上來聽他說話,就便求他指點,學來學去,竟被我學會。誰知學會歧舌之話,再學別處口 音,一學就會,毫不費力。可見凡事最忌畏難,若把難的先去做了,其餘自然容易。就是林 兄,也虧老夫指點,他才會的。”唐敖道:“九公既言語可通,何不前去探聽音韻來路 呢?”多九公聽了,想了一想,不覺點頭道:“唐兄真好記性。此話當日老夫曾在黑齒國言 過,若非此時說起,老夫也就忽略過了。今既到此,自然探聽一番。海外有兩句口號道得 好:‘若臨歧舌不知韻,如入寶山空手回。’可見韻學竟是此地出產。待老夫前去問問。” 正要舉步,迎面走過一個老者,舉止倒也文靜。多九公因拱手學著本地聲音說了幾句,那人 也拱手答了幾句。談了多時,那人忽然搖頭吐吞,似有為難之狀。唐敖趁他吐吞時,細細一 看,原來舌尖分做兩個,就如剪刀一般,說話時舌尖雙動,所以聲音不一。二人談之許久, 多九公忽向老者連連打躬,那老者又說了幾句,把袖子一摔,佯長而去。多九公愣了一愣, 回過頭來,望著唐敖,仍學歧舌口音,唧唧呱呱,說個不了。唐敖小覺發笑道:“九公何苦 徒費唇舌!你這鄉談暫且留著,等小弟日後學會再說罷。”多九公聽了,不覺呸了一回道: “老夫真好昏憒!這總是那老兒把我氣昏了。剛才老夫同他說幾句閒話,趁勢談起音韻,求 他指教。他聽了只管搖頭說:“音韻一道,乃本國不傳之秘。國王向有嚴示:如有希冀錢財 妄傳鄰邦的,不論臣民,俱要治罪。所以不敢亂談。’老夫因又懇道:‘老丈不過暗暗指 教,有誰知道?我們如蒙不棄,賜之教誨,感激尚且不暇,豈有走露風聲之理。千萬放 心!’他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此事關係甚重,斷不敢遵命。’後來我又打 躬,再三相懇。他道:‘當日鄰邦有人送我一個大龜,說大龜腹中藏著至寶,如將音韻教 會,那人情願將寶取出,以做酬勞。當日我連大龜尚且不要,不肯傳他;何況今日你不過作 兩個揖,就想指教?難道你身上的揖比龜肚裡的寶還值錢?未免把身分看的過高了。’老夫 因他以龜比我,未免氣惱,只顧出神,那知倒同唐兄說起此地話來。”唐敖不覺發愁道: “送他珠寶尚且不肯。不意習學音韻竟如此之難,這卻怎好?惟有拜求九公,設法想個門 路,也不在小弟盼望一場。”多九公忖一忖道:“今日已晚,我們且回。唐兄既不懂他言 語,明日也不必上來,且等老夫破一天工夫,四處探聽一番。倘遇年幼的,只要話中露其大 概,略得皮毛,就可慢慢追尋了。”回到船上,林之洋貨物雖已賣完,因那雙頭鳥兒有個官 長要去孝敬世子,雖出若干價錢,林之洋仍不肯賣,意欲大大拿價,藉此多得幾倍利息,因 此尚有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