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五十一 志第三十二



凡監檢之制,大興府則差武衛軍。余府則於附近猛安內差摘,平陽府則差順德軍。凡府會試,每四舉人則差一人,復以官一人彈壓。御試策進士則差弩手及隨局承應人,漢進士則差親軍,人各一名,皆用不識字者,以護衛十人。親軍百人長、五十人長各一人巡護。泰和元年,省臣奏:“搜檢之際雖當嚴切,然至於解發袒衣,索及耳鼻,則過甚矣,豈待士之禮哉!故大定二十九年已嘗依前故事,使就沐浴,官置衣為之更之,既可防濫,且不虧禮。”上從其說,命行之。

恩例。明昌元年,定製,省元直就御試,不中者許綴榜未。解元但免府試,四舉終場依五舉恩例,所試文卷惟犯御名廟諱、不成文理者則黜之,余並以文之優劣為次。仍一日試三題,其五舉者止試賦詩,女直進士亦同此例。承安五年,敕進士四舉該恩,詞賦、經義當以各科為場數,不得通數。又恩榜人應授官者,監試官於試時具數以奏,特恩者授之。泰和三年,以經義會元與策論詞賦進士不同,若御試被黜則附榜末,為太優,若同恩例,又與四舉者不同。遂定製,依曾經府試解元免府試之例。會試下第,再舉直赴御試。

律科進士,又稱為諸科,其法以律令內出題,府試十五題,每五人取一人。大定二十二年定製,會試每場十五題,三場共通三十六條以上,文理優、擬斷當、用字切者,為中選。臨時約取之,初無定數。其制始見於海陵庶人正隆元年,至章宗大定二十九年,有司言:“律科止知讀律,不知教化之源,可使通治《論語》、《孟子》,以涵養其氣度。”遂令自今舉後,復於《論語》、《孟子》內試小義一道,府會試別作一日引試,命經義試官出題,與本科通考定之。

經童之制,凡士庶子年十三以下,能誦二大經、三小經,又誦《論語》諸子及五千字以上,府試十五題通十三以上,會試每場十五題,三場共通四十一以上,為中選。所貴在幼而誦多者,若年同,則以誦大經多者為最。初,天會八年時,太宗以東平童子劉天驥,七歲能誦《詩》、《書》、《易》、《禮》、《春秋左氏傳》及《論語》、《孟子》,上命教養之,然未有選舉之制也。熙宗即位之二年,詔辟貢舉,始備其列,取至百二十二人。天德間,廢之。章宗大定二十九年,上謂宰臣曰:“經童豈遽無人,其議復置。”明昌元年,益都府申:“童子劉住兒年十一歲,能詩賦,誦大小六經,所書行草頗有法,孝行夙成,乞依宋童子李淑賜出身,且加以恩詔。”召至內殿,試《鳳凰來儀》賦、《魚在藻》詩,又令賦《旱》詩,上嘉之,賜本科出身,給錢粟官舍,令肄業太學。明昌三年,平章政事完顏守貞言:“經童之科非古也,自唐諸道表薦,或取五人至十人。近代宋仁宗以為無補,罷之。本朝皇統間取五十人,因以為常,天德時復廢。聖主復置,取以百數,恐久積多,不勝銓擬,乞諭旨約省取之。”上曰:“若所誦皆及格,何如?”守貞曰:“視最幼而誦不訛者精選之,則人數亦不至多也。”復問參知政事胥持國,對曰:“所誦通否易見,豈容有濫。”上曰:“限以三十或四十人,若百人皆通,亦可復取其精者。”持國曰:“是科蓋資教之術耳。夫幼習其文,長玩其義,使之蒞政,人格出焉。如中選者,加之修習進士舉業,則所記皆得為用。臣謂可勿令遽登仕途,必習舉業,而後官使之可也。若能擢進士第,自同進士任用。如中府薦或會試,視其次數,優其等級。幾舉不得薦者,從本出身,似可以激勸而得人矣!”詔議行之。

制舉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博學宏材、達於從政等科,試無常期。上意欲行,即告天下。聽內外文武六品以下職官無公私過者,從內外五品以上官薦於所屬,詔試之。若草澤士,德行為鄉里所服者,則從府州薦之。凡試,則先投所業策論三十道於學士院,視其詞理優者,委官以群經子史內出題,一日試論三道,如可,則庭試策一道,不拘常務,取其無不通貫者,優等遷擢之。宏詞科試詔、誥、章、表、露布、檄書,則皆用四六;誡、諭、頌、箴、銘、序、記,則或依古今體,或參用四六。於每舉賜第後進士及在官六品以下無公私罪者,在外官薦之,令試策官出題就考,通試四題,分二等遷擢之。二科皆章宗明昌元年所創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