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古未嘗通中國。貞元中,其王聞南詔異牟尋歸附,心慕之。十八年,乃遣其弟悉利移因南詔重譯來朝,又獻其國樂凡十曲,與樂工三十五人俱。樂曲皆演釋氏經論之詞意。尋以悉利移為試太僕卿。

史臣曰:禹畫九州,周分六服,斷長補短,止方七千,國賦之所均,王教之所備,此謂華夏者也。以圓蓋方輿之廣,廣谷大川之多,民生其間,胡可勝道,此謂蕃國者也。西南之蠻夷不少矣,雖言語不通,嗜欲不同,亦能候律瞻風,遠修職貢。但患己之不德,不患人之不來。何以驗之?貞觀、開元之盛,來朝者多也。

贊曰:五方異氣,所稟不同。維南極海,曰蠻與戎。惡我則叛,好我則通。不可不德,使其瞻風。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史籍選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