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第三卷玉宇呈祥)》第十三章 治黃淮建樹不世業 系情索求結百代緣


體仁閣中的鴻儒們早已坐齊整了,從南到北兩排席面,共是五十張高桌,每張桌前坐四五個人。由光祿寺設宴,十二色菜餚都用鈞瓷盤高高攢起,中間四個大海碗壘著蘋果、袖子、荔枝和葡萄乾等時果,由禮部派的科道司官陪坐侍酒。這樣的排場確是千古未見,所以酒未開搏,這幫遺老們已是紅光滿面,暈乎乎的有點醉意了。此時,人們對這場考試能否取中已不太在乎了,有了賜宴之榮,這比什麼都體面、光鮮。即便不做官,死後墓志銘也有潤章之詞。
“皇上有旨,不必拘禮安席,即時開宴!”
一聲傳呼,眾人“刷”的一齊起身,拱手仰謝天恩,方才坐下誠惶誠恐地夾菜進食。有些人還偷偷撿著能帶的,往衣襟里、搭包裡頭塞,好帶出去與親友分享。等到最後一道飯——饅頭、卷子、紅綾餅、粉湯、白米飯上來時,康熙帶著皇太子胤(礻乃)和大阿哥胤(礻是)進來。他一腳踏進門,便吩咐大家只管進食,不要拘禮,自己隨便挨桌兒探視問候。眾人哪裡還能再吃?一個個慌亂得心頭通通直跳。
至左邊第四桌,康熙瞧見了宣城派詞壇座主施愚山,便繞過來笑道:“久違了,施老先生!上回見你是在豐宜園舊亭子上,當時有汪琬、宋玉叔,吳三桂的大兒子吳應熊,還有誰來著——”康熙輕輕拍了拍前額,“對,對了,王士禎。如今他已是刑部尚書了。”
施愚山萬不料康熙會單獨和自己說話,手忙腳亂地立起身來,紅著臉道:“主上那次還是微服。一晃就是六年,瞧著萬歲似乎清減了些,不過氣色好多了!”
“哈,朕年輕嘛,到底比你強!你是個窮官兒,分守清江道,撤差時把朋友送的官船都賣了,是嗎?記得你當日說起過山東的蒲松齡,很有才氣,現在他怎么樣?”
康熙如此好記性,施愚山心下暗暗佩服,忙又笑道:“他倒常來信的,昨日還接到他一篇文章。此人時運不濟,至今尚未中舉。”
“喔,詩?”康熙不禁笑道:“帶著嗎?”
施愚山怔了一下,忙從靴子裡抽出一封信,雙手捧過去。康熙接過笑道:“你隨身帶著,必是好的了,朕帶下去看吧。”說著便招呼胤(礻乃)。胤(礻是)在旁,忙用手指道:“阿瑪,太子在那邊。”
康熙看時,幾乎笑出來。靠北最角落的一個桌上,皇太子單膝半跪在椅上,用小手撕著胙肉,淋淋漓漓一個勁往一個人碗裡放。原來,康熙進來,二百餘人全都停了筷了,惟獨這人正襟危坐,坦然進食,引起了皇太子的好奇。康熙回頭看了索額圖一眼,明珠忙湊近說道:“這個人叫湯斌。”康熙忙快步過來,喝止了太子:“不要惡作劇,難道諳達沒教過你?”
湯斌離席侍立,含笑說道:“此乃儲君愛我。君有賜,臣不敢辭。”
康熙上下打量著湯斌,說道:“朕久聞你的大名了。在江南做官,火燒境內五通廟的不就是你嗎?是因為獄中跑了犯人罷官的吧?”
“是!”湯斌答道:“臣奉職無狀,逃犯並非因收管不嚴,乃臣故縱出獄。”
“此話怎講?”
“回主上,其人並無大罪,乃是因為欠租,為田主所訟。他家中上有七旬盲父,下有六齡幼童,拘一人而亡三人,天理難容。臣本著皇上以慈孝治天下,以仁政致王道的訓誨,斗膽放肆了!”
康熙聽了不禁默然,國法與情理不合,這類案子豈止一件?但湯斌甘冒丟啟之罪挺身僅義,這說難能可貴了。想著,心中不由一動,假如把太子交這樣人輔導,還怕教不出仁孝之君?熊賜履雖好,只是太忙,難得分身啊!思索良久,康熙爽朗地一笑,說道:“若論這事,你也太孟浪了些。如果輕判為枷號三日,搪塞上司,豈不兩全了?聽說你罷官時,城中罷市三日,斂金送歸。朕都是曉得的,你好自為之吧!”說罷,便帶了皇太子和大阿哥,對眾儒士微笑點頭致意,徐步出了體仁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