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集語》卷三



《韓詩外傳》三 傳曰:"子路盛服以見孔子,孔子曰:'由,疏疏者何也?昔者江於濆,其始出也,不足濫觴,及其至乎江之津也,不方舟,不避風,不可渡也,非其眾川之多歟?今汝衣服其盛,顏色充滿,天下有誰加汝哉!'子路趨出,改服而入,蓋攝如也。孔子曰:'由志之,吾語汝。夫慎於言者不嘩,慎於行者不伐,色知而有長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言之要也;能之為能之,不能為不能,行之要也。言要則知,行要則仁。既知且仁,又何加哉!"

《說苑·雜言》 子路盛服而見孔子,孔子曰:"由,是襜襜者何也?昔者江水出於岷山,其始也,大足以濫觴,及至江之津也,不方舟,不避風,不可渡也,非唯下流眾川之多乎?今若衣服甚盛,顏色充盈,天下誰肯加若者哉!"子路趨而出,改服而入,蓋自如也。孔子曰:"由記之,吾語若。賁於言者,華也;奮於行者,伐也;夫色智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言之要也;能之為能,不能為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要則仁。既知且仁,夫有何加矣哉!由!"

《荀子·子道》 子路人,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對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子貢入,子曰:"賜,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貢對曰:"知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君子矣。"顏淵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顏淵對曰:"知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可謂明君子矣。"

《荀子·法行》 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貴玉而賤珉者,何也?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惡!賜,是何言也!夫君子豈多而賤之、少而貴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縝栗而理,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行也;折而不橈,勇也;瑕適並見,情也;扣之,其聲清揚而遠聞,其止輟然辭也。故雖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詩》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此之謂也。

《列子·仲尼》 子夏問孔子曰:"顏回之為人奚若?"子曰:"回之仁,賢於丘也。"曰:"子貢之為人奚若?"子曰:"賜之辨,賢於丘也。"曰:"子路之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賢於丘也。"曰:"子張之為人奚若?"子曰:"師之莊,賢於丘也。"子夏避席而問曰:"然則四子者,何為事夫子?"曰:"居,吾語汝。夫回能仁而不能反,賜能辨而不能訥,由能勇而不能怯,師能莊而不能同。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許也。此其所以事吾而不貳也。"

《淮南子·人間訓》 人或問孔子曰:"顏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子貢,何如人也?"曰:"辯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如人也?"曰:"勇人也,丘弗如也。"賓曰:"三人皆賢賢,而為夫子役,何也?"孔子曰:"丘能仁且忍,辯且訥,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為也。"孔子知所施之也。

《說苑·雜言》 子夏問仲尼曰:"顏淵之為人也何若?"曰:"回之信,賢於丘也。"曰:"子貢之為人也何若?"曰:"賜之敏,賢於丘也。"曰:"子路之為人也何若?"曰:"由之勇,賢於丘也。"曰:"子張之為人何若?"曰:"師之莊,賢於丘也。"於是子夏避席而問曰:"然則四者何為事先生?"曰:"坐,吾語汝。回能信而不能反,賜能敏而不能屈,由能勇而不能怯,師能莊而不能同。兼此四者,丘不為也。"

《論衡·定賢》 或問於孔子曰:"顏淵何人也?"曰:"仁人也,丘不如也。""子貢何人也?"曰:"辯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人也?"曰:"勇人也,丘弗如也。"客曰:"三子者,皆賢於夫子,而為夫子服役,何也?"孔子曰:"丘能仁且忍,辯且詘,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之道,弗為也。"

《御覽》八百三十引《尸子》 孔子曰:"詘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弗為也。"

《法言》五百宋鹹注 孔子曰:"君子之行已,可以詘則詘,可以伸則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