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集語》卷三



《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 孔子之弟子從遠方來者,孔子荷杖而問之曰:"子之公,不有恙乎?"搏杖而揖之,問曰:"子之父母,不有恙乎?"置杖而問曰:"子之兄弟,不有恙乎?"〈木戈〉步而倍之,問曰:"子之妻子,不有恙乎?"

《賈子容經》 子贛由其家來謁於孔子,孔子正顏,舉杖磬折而立,曰:"子之大親,毋乃不寧乎?"放杖而立,曰:"子之兄弟,亦得無恙乎?"曳杖倍下行,曰:"妻子家中,得無病乎?"故身之倨佝,手之高下,顏色聲氣,各有宜稱。所以明尊卑、別疏戚也。

《淮南子·繆稱訓》 夫子見禾之三變也,滔滔然曰:"狐向丘而死,我其首禾焉。"

薛據《孔子集語》引《新序》 孔子謂曾子曰:"君子不以利害義,則恥辱安從生哉!官怠於宦成,病加於少愈,禍生於怠惰,孝衰於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

《說苑·君道》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對曰:"有之。"哀公曰:"何為其不博也?"孔子對曰:"為其有二乘。"哀公曰:"有二乘,則何為不博也?"孔子對曰:"為行惡道也。"哀公懼焉,有間,曰:"若是乎!君子之惡惡道之甚也。"孔子對曰:"惡惡道不能甚,則其好善道亦不能甚;好善道不能甚,則百姓之親之也亦不能甚。《詩》云:'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詩》之好善道之甚也如此。"哀公曰:"善哉!吾聞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微孔子,吾焉聞斯言也哉!"

《說苑·敬慎》 顏回將西遊,問於孔子曰:"何以為身?"孔子曰:"恭敬忠信,可以為身。恭則免於眾,敬則人愛之,忠則人與之,信則人恃之。人所愛,人所與,人所恃,必免於患矣。可以臨國家,何況於身乎!"

《說苑·雜言》 子路將行,辭於仲尼。曰:"贈汝以車乎?以言乎?"子路曰:"請以言。"仲尼曰:"不強不遠,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

《說苑·雜言》 孔子曰:"中人之情,有餘則侈,不足則儉,無禁則淫,無度則失,縱慾則敗。飲食有量,衣服有節,宮室有度,畜聚有數,車器有限,以防亂之源也。"故夫度量不可不明也,善欲不可不聽也。

《說苑·雜言》 孔子曰:"君子終日言不遺己之憂,終日行不遺已之患,唯智者有之。故恐懼所以除患也,恭敬所以越難也。終身為之,一言敗之,可不慎乎!"

《說苑·辨物》 顏淵問於仲尼曰:"成人之行何若?"子曰:"成人之行,達乎情性之理,通乎物類之變,知幽明之故,睹游氣之源。若此,而可謂成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義,飭身以禮樂。夫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潛夫論·浮侈》 孔子曰:"多貨財傷於德,弊則沒禮。"

《中論·貴驗》 孔子曰:"欲人之信己也,則微言而篤行之,篤行之則用日久,用日久則事著明,事著明則有目莫不見也,有耳莫不聞也,其可誣哉!"

《中論·貴言》 孔子曰:"惟君子然後能貴其言,貴其色,小人能乎哉?"

《中論·核辯》 孔子曰:"小人毀訾以為辯,絞急以為智,不遜以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