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張緬弟纘 綰



纘至州,停遣十郡慰勞,解放老疾吏役,及關市戍邏先所防人,一皆省並。州界零陵、衡陽等郡,有莫徭蠻者,依山險為居,歷政不賓服,因此向化。益陽縣人作田二頃,皆異畝同穎。纘在政四年,流人自歸,戶口增益十餘萬,州境大安。

太清二年,征為領軍,俄改授使持節、都督雍、梁、北秦、東益、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諸軍事、平北將軍、寧蠻校尉。纘初聞邵陵王綸當代己為湘州,其後定用河東王譽,纘素輕少王,州府候迎及資待甚薄,譽深銜之。及至州,遂託疾不見纘,仍檢括州府庶事,留纘不遣。會聞侯景寇京師,譽飾裝當下援,時荊州刺史湘東王赴援,軍次郢州武城,纘馳信報曰:"河東已豎檣上水,將襲荊州。"王信之,便回軍鎮,荊、湘因構嫌隙。尋棄其部伍,單舸赴江陵,王即遣使責讓譽,索纘部下。既至,仍遣纘向襄陽,前刺史岳陽王察推遷未去鎮,但以城西白馬寺處之。會聞賊陷京師,察因不受代。州助防杜岸紿纘曰:"觀岳陽殿下必不容使君,使君素得物情,若走入西山,招聚義眾,遠近必當投集,又帥部下繼至,以此義舉,無往不克。"纘信之,與結盟約,因夜遁入山。岸反以告察,仍遣岸帥軍追纘。纘眾望岸軍大喜,謂是赴期,既至,即執纘並其眾,並俘送之。始被囚縶,尋又逼纘剃髮為道人。其年,察舉兵襲江陵,常載纘隨後。及軍退敗,行至湕水南,防守纘者慮追兵至,遂害之,棄屍而去,時年五十一。元帝承制,贈纘侍中、中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簡憲公。

纘有識鑒,自見元帝,便推誠委結。及元帝即位,追思之,嘗為詩,其《序》曰:"簡憲之為人也,不事王侯,負才任氣,見余則申旦達夕,不能已已。懷夫人之德,何日忘之。"纘著《鴻寶》一百卷,文集二十卷。

次子希,字子顏,早知名,選尚太宗第九女海鹽公主。承聖初,官至黃門侍郎。

綰字孝卿,纘第四弟也。初為國子生,射策高第。起家長兼秘書郎,遷太子舍人,洗馬,中舍人,並掌管記。累遷中書郎,國子博士。出為北中郎長史、蘭陵太守,還除員外散騎常侍。時丹陽尹西昌侯蕭淵藻以久疾未拜,敕綰權知尹事,遷中軍宣城王長史,俄徙御史中丞。高祖遣其弟中書舍人絢宣旨曰:"為國之急,惟在執憲直繩,用人本不限升降。晉宋之世,周閔、蔡廓並以侍中為之,卿勿疑是左遷也。"時宣城王府望重,故有此旨焉。大同四年元日,舊制僕射中丞坐位東西相當,時綰兄纘為僕射,及百司就列,兄弟導騶,分趨兩陛,前代未有也,時人榮之。歲余,出為豫章內史。綰在郡,述《制旨禮記正言》義,四姓衣冠士子聽者常數百人。

八年,安成人劉敬宮挾祅道,遂聚黨攻郡,內史蕭侻棄城走。賊轉寇南康、廬陵,屠破縣邑,有眾數萬人,進寇豫章新淦縣。南中久不習兵革,吏民恇擾奔散。或勸綰宜避其鋒,綰不從,仍修城隍,設戰備,募召敢勇,得萬餘人。刺史湘東王遣司馬王僧辯帥兵討賊,受綰節度,旬月間,賊黨悉平。

十年,復為御史中丞,加通直散騎常侍。綰再為憲司,彈糾無所迴避,豪右憚之。是時城西開士林館聚學者,綰與右衛朱異、太府卿賀琛遞述《制旨禮記中庸》義。

太清二年,遷左衛將軍。會侯景寇至,入守東掖門。三年,遷吏部尚書。宮城陷,綰出奔,外轉至江陵。湘東王承制,授侍中、左衛將軍、相國長史,侍中如故。出為持節、雲麾將軍、湘東內史。承聖二年,征為尚書右僕射,尋加侍中。明年,江陵陷,朝士皆俘入關,綰以疾免,後卒於江陵,時年六十三。

次子交,字少游,頗涉文學,選尚太宗第十一女安陽公主。承聖二年,官至太子洗馬,秘書丞,掌東宮管記。

陳吏部尚書姚察曰:太清版盪,親屬離貳,纘不能葉和藩岳,成溫陶之舉,苟懷私怨,構隙瀟湘,遂及禍於身,非由忠節;繼以江陵淪覆,實萌於此。以纘之風格,卒為梁之亂階,惜矣哉。

《梁書》 唐·姚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