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禮記·王制

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視公侯,天子之卿視伯,天子之大夫視子男,天子之元士視附庸。

制農田百畝,百畝之分,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農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為差也。諸侯之下士,視上農夫,祿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祿,君十卿祿,次國之卿,三大夫祿,君十卿祿。小國之卿,倍大夫祿,君十卿祿。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小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下卿,中當其上大夫,下當其下大夫。其有中士下士者,數各居其上之三分。

凡四海之內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為附庸間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國。

天子之縣內,方百里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國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國,名山大澤不以朌,其餘以祿士,以為間田。

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不與。

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

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八伯各以其屬,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為左右,曰二伯。

千里之內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大國三卿,皆命於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次國三卿,二卿命於天子,一卿命於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小國二卿,皆命於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天子使其大夫為三監,監於方伯之國,國三人。

天子之縣,內諸侯祿也,外諸侯嗣也。

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則賜也,不過九命。次國之君,不過七命。小國之君,不過五命。大國之卿,不過三命。下卿再命。小國之卿與下大夫一命。

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辨,然後使之。任事,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

爵人於朝,與士共之,刑人於市,與眾棄之。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養。士遇之塗,弗與言也。屏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亦弗故生也。

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天子五年一巡守。

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覲諸侯,問百年者就見之。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命市納賈,以觀民之所好惡,志淫好辟。命典禮,考時月定日,同律、禮、樂、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祗有不舉者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廟有不順者為不孝,不孝者君絀以爵。變禮易樂者為不從,不從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為畔,畔者君討。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

五月,南巡守,至於南嶽,如東巡守之禮。

八月,西巡守,至於西嶽,如南巡守之禮。

十有一月,北巡守,至於北嶽,如西巡守之禮。

歸假於祖禰,用特。

天子將出,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諸侯將出,宜乎社,造乎禰。

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考禮正刑,一德以尊於天子。

天子賜諸侯樂,則以柷將之。賜伯子男樂,則以鞀將之。

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鉞,然後殺,賜圭瓚,然後為鬯。未賜圭瓚,則資鬯於天子。

天子命之教,然後為學。國小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廱,諸侯曰頖宮。

天子將出征,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禡於所征之地,受命於祖,受成於學,出征執有罪,反釋奠於學,以訊馘告。

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無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禮,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圍,諸侯不掩群,天子殺則下大綏,諸侯殺則下小綏,大夫殺則止佐車。佐車止則百姓田獵,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豺祭獸,然後田獵。鳩化為鷹,然後設罻羅,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昆蟲未蟄,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殺胎,不殀夭,不覆巢。